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大上海> 第十章 儡傀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儡傀国(2 / 3)

还要失败,共军虽有抗日之心,但被追剿现在自顾不暇,这种形势真的不好选择。”

蒋光鼐的话说的不错,蔡廷锴也知道这是实情,就算北上和马占山合在一处,但兵力仍在不超五万,再加上违令北上,誓被南京政府视为叛军,那时若是两线开战,更会陷入困境。

蔡廷锴这时道:“奉钦兄弟,内战我们是不想打,但违抗军令这后果是被南京政府一捋到底,有一点让我们欣慰的是十九军现在有一半是我们的心腹弟兄,另一半却很难拉走,一但的话,十九军誓必分为两股,我们能带走的人最多一万多吧,而这点人马去东北也就是逞逞血气之勇,当然,我蔡廷锴不是怕死的人,只要死的有价值,蔡某绝不皱一皱眉锋。”

龙崇九也知道两个人的为难之处,略一沉吟道:“两位,我看你们和南京政府扯皮得了,他让你们剿共,你们可以要求去东北抗日,这一抗议正应合眼下的形势,那个委员长也不能公开指责你们什么,真的派你们去了东北的话,那就不会有两线作战的弊端了,就算是把侧翼和尾翼暴露给了共军他们也不会打你们,因为十九军是抗日之师,救国之师。”

这一点他二人也承认,事实上那方面人不止一次来策动他们了,申明大义的让他们起义反蒋。

个人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最后决定依龙崇九的意思,和南京政府扯皮。

于是,蒋、蔡二人联名在上海发表申明,吼出了‘停止内战,北上抗日’的口号,这一义行当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南京政府的委员长却气的鼻都歪了,但碍于‘大义’又不能公开的指责他们,连发了数道秘令,甚至让何应钦亲自赴沪,结果却没有丝毫进展,何部长本来要在下令被抗时解除二人的军权秘密软禁他们,哪知蒋、蔡二人的亲卫队如狼似虎,把这位何部长和他的警卫营反而解除了武装,这事闹了一天,最终何部长无奈退走。

对于蒋、蔡的强硬委员长最后不得不妥协,撤消了派十九赴江西剿共的指令,改为北上联合马占山护防东北一线,并做出指令,哈尔滨保不住可以放弃,但不能让日军继续南下了。

其实委员长是想把这个十九军耗尽在北上,军响不发,弹药不补,冬装不备,粮草不援,一切自给自足,有能力你就活,没能力你就去散伙好了,我看你还敢违背我的命令。

2月15日,十九军在上海数十万民众的泪眼相送下开出驻地,浩浩荡荡北上抗日了。

临行前龙崇九告诉他们,如果南京政府不援助你们军用物资,可立即联系我,钱粮弹药医疗补给等等都会源源不断的给你们送去,另外赠送了蔡廷锴五管火箭筒,既然是北上抗日,那就带着去吧,同时送了一千万白银的军费开资,两位将军给龙崇九的慷慨大为感动。

被战火洗礼的上海恢复了重建,原来在租界内的日侨日商统统被轰走,在英吉利事件发生后,龙崇九手下的捕房督察长们在虹口区见了日本人就逮捕,如今夏门监狱几乎称为日监了。

上海抵制日货和清除日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唯一能在上海活动的日本人就剩下领事馆的寥寥数人了,那个田中隆吉居然随日军一起撤走了,特务机关如今只有南造云一个人主持。

秘密和她混在一起的是野山次郎,日本在上海的惨败让这对帝国男女简直不敢相信是事实。

日清轮船公司在内河不断的被骚扰,只要是中国人都不去坐他们的船,龙氏轮船公司开始垄断内河航运了,北平、天津、九江、苏州等几个地方的日租界也是日日遭到国人的洗劫。

日商们在恐惧中渐渐生出了离去之心,冲突在不断的升级,日本各租界驻军同样在报复国人。

2月底哈尔滨战役结束,日军经过近一个月的强攻终于击败了中国守军完成了他们的战略。

是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司令本庄繁代表日本政府和南京政府签定了停战条约。

在条约中提出了要在各租界恢复正常的商业化运营,若有什么损失均由南京政府赔偿。

为了尽快和日军停战好发动新一轮剿共战略,南京政府同意了日本数项条约,结果引来了广大国民的不满,南京大街上的游行队伍又多了起来,但国民特民务也不是白吃饭的,在执行委座指令时是血腥残酷的,对日本人时老不见他们有这么勇猛,屠自已人时向来厉害。

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了,末代皇帝溥仪出任国家元,都定在‘新京’也就是长春,把年号定为‘大同’,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关东军不敢进一步占领东北全境,另外也是因为上海方面的可耻失败使他们的战略计划受到了大的影响。

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总头土肥原贤二大佐在去年就开始游说退了位的溥仪,以复兴满朝王朝为条件说动了这位昔日的皇帝,让他来到东北,日本人为了不被国际舆论继续攻击,才考虑抬出这个儡傀政府,结果这一行为遭到了来自国际联盟更强烈的谴责,日本政府为此表示抗议,并脱离了国际联盟,他们决意不改变对华政策和军事战略,侵华野心誓不放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