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长乐未央> 第47章 :嫡庶之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章 :嫡庶之别(1 / 2)

不知是否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萍水相逢的人可以一起开心的喝酒、聊天,分别时的记忆只余美好,不觉遗憾。很多年后你会想起那个健谈的人、那天无虑的时光,至于那人是谁,现在在哪里却都不重要了。

而陪你一起哭过的人,却能时时联系,间或聊聊最近的生活。因为那个人能懂的自己的伤在何处,你也知道他最能体会你的心情,这种无形的纽带更像是一种牵绊,让人即使不能日日见面也时常牵挂着。

传说中有那么多浮华迷住眼睛的都市尚且如此,何况太阳落山后就只余满眼宫灯,寂静肃穆的深宫之内。

薄太后年纪渐大,早年做刘邦妃嫔时又不得宠,生活不好也就落下了些病根。近年仔细保养着还无大碍,可今年的夏天尤其热得腻人,甫一入秋便有些贪凉,这就着了风寒。年纪大了病好得本就慢些,再加上连日秋雨的阴冷,病就更不易痊愈。

前朝近来事多,文帝颇为忙碌,连请安都要抽空才能去。太后心疼这个唯一的儿子,便着人告诉他自己很好,长乐宫路远,待前朝消停一些再去请安不迟,生病的事情也按了下来。

“皇后,让后宫和御医都把嘴巴给哀家闭紧了,谁敢扰了皇帝,哀家第一个不饶他!”

太后执意如此,皇后也无法,只是看这人越发病得重了,又怕万一真出了什么事情皇帝定是要怪罪她的。快40岁的人早已青春不再,眼睛也快看不见了,若真让皇帝厌了她…想到此节,不觉打了个冷颤,她封后是因子,不是因宠,后宫里头又还有有子有宠的女人。只得偷偷让皇帝身边的人小心提醒一句,哪天去长乐看看老太太。

椒房殿:

御医一手把脉,一手用袖子不断擦去脑门上冒出的细汗:“皇后娘娘,您这病要静修为宜,实在是不能再过于操心了。”

窦皇后半靠在珠帘后头,看人只剩一团模糊的影子,只能从这人焦急的语气里头听出自己的病已是不大好。

这人是在长安以及周边一带都享有盛誉的大夫,看眼睛最是拿手,所以才专程接到宫里头来,给他御医的供奉,专门治自己的眼病,可也只能让她的眼睛停在这样一团模糊的光影中,终也看不清什么。

她的声音听不出喜悲,好像那人说的不是自己的眼睛一般:“大人是觉得我操心太过了吗?可本宫要管偌大的后宫,还要兼育太子成才,服侍太后,桩桩件件都是劳心的活计,哪有不用操心的时候?”

“这…。”那人又用衣袖抹了抹脸上不断冒出的汗珠,已是不知说什么才好。

“大人不用紧张,我这满耳都只能听你甩袖子的声音了。近来也不知是怎地,耳朵越发好了,老远的、再小的声音都能听见,倒比以前方便了些。”

那人的汗落得更大颗了。他是常治眼睛的自然知道,人的眼耳想通,非得一边不好了另一个才会莫名的灵敏起来。眼前这位的病也看着是治不好了,还不知自己命运如何。唉,当初得选进宫,人人都道他是谋了好差事,现下只怕连命都得交待了!

“呵呵,大人不必惊慌,本宫也自知这病是好不了的,找大人来姑且一试罢了。没什么事情就退下吧,只是那药太苦,方子能不能改改?本宫新得了半帖药材,待会让人送去给你看看,就照着那个改吧。”

御医听了,只顾磕头谢恩,又忙不迭地退下。

“启年,那匣子里头的东西去拿给他吧,别让其他人瞧见。”

“喏。”

未央宫里头,薄氏最看重的除了她的儿子,大约就是薄秀猗了。和窦嫣之于窦皇后不同,薄秀猗在薄太后跟前颇长了些时日,她性子又文静不讨嫌,对她的情分倒也不止平常的娘家侄孙女儿那般。

太子妃去照顾自己的祖母,为的就是让祖母能够安心养病,至少那些关于她的事情少费些心思。薄太后最操心她的地方无非就是她没有子嗣,又不得十分宠爱。孩子不是一时半会儿说来就来的,但她若能得太子日日陪着,孩子也就是迟早的事情。故而连着许多天,太子都去太子妃处歇着,晨起请安时也多陪伴着,给太后一种夫妻和睦的感觉。

采蕨从食盒里头端出一盘烤鹅放在桌上,又取了些素菜放在烤鹅旁边:“主子,奴婢刚让人问过,太后留了太子和太子妃用哺食,不会过来了,您就自个儿吃些吧。”

那鹅本是王娡凭着记忆里头吃过的烤全羊的制法,以孜然代替其他去味之物,用糖水、葱姜去腥,果木生火,先用小火烤得鹅肉鲜嫩,再用中火烤皮,使之焦脆。汉代的食物制法还比较简单,这已是难得的美味了。只是烤制费时费力,得专人看着才行,一般是不会吩咐厨房做的。

今天也是因为昨天六子过来传话说太子会过来用哺食,他又是喜食肉类,这才令人烤了,没想到…。

已经是两日未见过那人,虽然他除了太子妃那儿也没再去别处,但想到人家在一起享受天伦,和和美美地吃饭,自己却跟这儿脖子都望断了还是没等到人,一桌子菜看着也没了胃口。

自她进宫,长乐宫的请安就没去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