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转的方向相反,因而在金星上太阳是西升东落,与地球上的太阳是东升西落完全相反。太阳系8大行星的自转轴与黄道面都不是垂直的,水星接近垂直,其他行星的自转轴与垂直黄道面法线都有大小不等的夹角。一般的解释是当太阳系各行星形成不久,受到不同大小、速度和入射角的小行星撞击,使受到撞击的各个行星的自转轴不同程度的倾斜,甚至像金星那样倒转。理论计算各个行星的自转轴不同程度的倾斜并不困难,但要找到撞击的科学证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金星的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96.5%)和氮(3.5%)组成,还有极痕量的H2O、SO2和H2S。地球的大气主要由N2(78.1%)和O2(21.0%)组成,CO2只占0.033%。为什么大小和质量相近的金星与地球,大气的成分差别极大?在太阳系形成初期,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的原始大气层中的气体都被强烈的太阳风驱赶殆尽,行星的大气层是通过初期行星大面积的火山爆发喷发出来的火山气体组成,类地行星的大气层是次生的。在类地行星中,地球和金星的质量最大,可以将更多的内部排出的气体“束缚”在它们表面,因此它们的大气有着复杂的组成和较大的密度。
金星的表面高达450℃—480℃的高温。温室效应是指在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内,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金星的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的90倍,且大气中97%以上的二氧化碳是“保温气体”。 二氧化碳只许太阳光通过,却不让热量散发到太阳系空间。被封闭起来的太阳辐射使金星表面变得越来越热,温室效应使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50℃—480℃,并且基本上没有地区、季节和昼夜的差别。金星大气中还有一层厚达20—30千米由浓硫酸组成的浓云,浓云一方面阻止金星表面热量的散发,增强了温室效应;但是另一方面浓云把70%入射的阳光都反射回了太空,使金星表面接受到的太阳光比较少,大部分阳光都不能直接到达金星表面,因而大大减弱了金星的温室效应。如果金星没有这些浓云层,金星表面的温度还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