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转世小太监之乱世称雄> 第三十章 勤王之战(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勤王之战(三)(2 / 3)

靠了自己一向看不起的民团相救,才死里逃生,想到这些,卢象升一阵的灰心。

他打量了一眼身边的尚大勇,暗道:“想不到民团之中竟有如此猛将,而且民团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作战勇猛,自己以前还真是小看了这支队伍。”想到这儿,他打起精神,在马上抱拳冲尚大勇说道:“尚将军,今番蒙您拼死相救,在下感激末名,不知将军如何称呼,是何职衔,日后在奏章之中也好为将军请功。”

尚大勇答道:“将军之名实不敢当,不才名叫尚大勇,在赵强赵大人麾下,任民团的副团长,并无军阶。”

“哦!你就是尚大勇,卢某是久闻大名呀!”尚大勇为报家仇,血洗桐城的事情传的天下皆知,卢象升也是清楚的,想到这位昔日西北军的勇将如今竟然屈居在小太监赵强手下,卢象升颇为不平,不禁起了爱才收纳之心,他接着说道:“将军如此人才,在民团恐难施展,岂不是被埋没了吗。”

尚大勇知道卢象升和赵强之间的过节,他同赵强亲厚,又多少有点瞧不起卢象升,只淡淡一笑说道:“卢帅谬赞了。尚某不过一介莽夫,得赵大人不弃,被收在麾下,负责编练民团。要说人才,我们赵大人那才是治国安邦的大才呢!别的不说,就说这组建民团,就是我们赵大人的主意,而且赵大人深通兵法,他亲自授课,培训军官,演练阵法,民团能有今天,全是仰仗赵大人一力打造啊!只可惜,赵大人是公公出身,不然的话,嘿嘿。”那意思,赵强如果不是太监,恐怕如今的统兵元帅就是赵强的了。他有意抬高赵强,所以把自己和李刚的功劳都安到了赵强身上。

卢象升闻听此言,心中诧异,没想到赵强居然还是个深通兵法之人,再仔细一想,这赵强在短短的时间里发国债、建特区、练民团、统筹军需粮饷,所办之事件件都是军国要务,而且成绩斐然,他心中不禁感佩:“看来此人真是个大才,是我先入为主,心存偏见,又心胸狭隘,不听赵大人的劝阻,才导致今日之败,失机误国,悔之晚矣呀。”想到这里,他由衷说道:“如此说来,赵大人确是大才,我不听赵大人相劝才有今日之败,赵大人不记前嫌,派兵相救,这份胸怀就远胜卢某,待见了赵大人我要当面向他请罪。”

尚大勇见卢象升服软了,也就不好再挤兑他,有意恭维的说道:“卢帅过谦了。您以一万人马对抗数倍于己的满洲铁骑,阻止了他们南进的脚步,这份忠勇和胆识令在下钦佩。在下临行之前,我们赵大人也曾言道:卢大人乃国家柱石之臣,是当今朝廷不可多得的统兵良将,你等拼了性命也要保护卢大人的周全。” 尚大勇粗中有细,言谈话语之中有意为二人弥合裂隙。

卢象升听赵强在背后如此看重自己,不由得感激涕泠,越发觉得自己有愧于赵强。他想到自己此番败退,清军可能很快就会追杀过来,忍不住问道:“尚将军,我们民团有多少人马?这大队的清军估计很快会尾随而来,不知民团是否能阻挡的住?”

尚大勇知道赵强、李刚他们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但是如果几万清军倾力来攻,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他沉思一下说道:“我们民团只有五千人马,还有三千民兵,不过赵大人他老人家做事一向出人意表,肯定已经有了退敌的良策,请卢帅且放宽心。”尚大勇、田精明等人因佩服赵强人小鬼大主意多,所以私下里经常戏称赵强为老人家,这会儿一不留神给说了出来。

听尚大勇竟然把赵强称为老人家,卢象升更觉赵强此人高深末测,也就不好再问了,其他书友正在看:。

中午时分,队伍回到特区,赵强早就得到探马的报告,亲自带人出来迎接。卢象升感激赵强派兵相救,加上尚大勇一番鼓惑,对赵强的印象已经大为改观,所以离着老远就下马步行,以示尊敬,到了近前,卢象升率先躬身说道:“赵大人不念旧恶,派兵相救,卢某及山西营众位将士恭谢赵大人相救之恩。前日卢某多有冒犯,也请大人海涵。”

赵强见卢象升浑身是血,多处负伤,敬他是条好汉,也赶忙躬身行礼说道:“卢大帅太客气了,我们同朝为臣,共御外辱,本就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相互救援是份内之事,再说卢大人舍生忘死,奋勇杀敌,这份忠勇也令在下钦佩,至于前日之事,下官年少,也多有不恭,望大人不要挂怀。”

两人起身相互执手打量,卢象升一脸惭愧的说道:“我乃败军之将,不敢言勇,如今已经是孤家寡人了,还要仰仗赵大人领兵退敌呀。”

“诶!话不能这么说,您此番领兵与清军对阵厮杀,山西营虽大部折损,但也消灭了清军近万人,挫了靼子兵的锐气,今日一战可以说是个不胜不败的两分之势,他们统共就那么几万人,要是各路勤王兵马都象您这样英勇无畏,清军也不会这么猖狂,如果从全局着眼,我们实际上是得了胜势呢!”赵强诚恳的说道。

赵强这一番排解,让卢象升大感欣慰,他细思之下,自己也确实没有吃多大的亏,心情不觉轻松了许多。赵强将李刚和田精明等特区的重要幕僚给卢象升一一引见了,然后带领众人回了府衙。他吩咐将山西营的士兵全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