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悍将狂飙> 第79章 疑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 疑惑(1 / 2)

船屋的神秘之处,让人们对黄惠楼藏宝之说深信不疑。一个小商贾突然发迹,富甲一方,必然有无数金银藏匿起来,如此别具一格的宅院所需费用必然不在少数。甚至除了经商赚的钱外,还很有可能藏了帮会的财物。

洲湖村一直流传船形古屋埋藏着大量天地会的宝藏。村里的老人至今还记得船屋主人为后代寻宝而留下的藏头诗中拣出的八个字:“地下三尺、佑吾子荫。”这八个字无疑是在说宝藏的去处,但是100多年来,很多人无数次在这古宅院落里“掘地三尺”了,至今还在寻寻觅觅,但就是没有宝藏的踪影。主人黄惠楼究竟把宝藏藏在哪里了呢?

1932年,当时一架飞机轰炸这里,把后面的墙炸倒了。随后老百姓发现里面有很多牛屎一样颜色的饼在里面,一共装了16担,后来发现这是鸦片。每个箩筐按照现在装稻谷就是一百六十斤,一担就是一百六十斤,这样算起来,鸦片就相当多。过去鸦片在清朝的时候,大概按照现在比值一两黄金大概是一斤,按照原来的价格,数量相当大。

专家由此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船屋中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结构相同的房舍,实际上就是天地会秘密联络、聚会的“洪门客栈”,同时也是天地会财富保存和中转的据点。一屋多门、户户相连的独特设计,正是为防备不测,在遇到突然发生的变故时,无论身处哪个角落,都能随时逃走。

史料记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天地会的武装抗清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遍及南方各省,清廷的的镇压也更加血腥残酷。据《清实录》记载,道光二十四年,就是洲湖船屋建成的那一年,江西、福建发生了天地会洗劫官府盐税茶税的事件,道光皇帝下旨严令江西、福建两省的官员协同痛剿、严惩。

或许,就是在这样的事变之前,黄惠楼事先得到了风声,于是在匆忙之中弃屋逃亡了。这可能就是老屋中的房梁经过了油漆,而门窗却没来得及油漆的原因。

可以想像的是,当时的黄惠楼并没有走远,他的目光始终默默注视着这座船屋,他的身影出没在连通江西福建的各个驿道,游走于寿昌寺和金竹峰之间,暗中操控着船屋中所发生的一切。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他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守护着这个船屋的财富。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这座船屋显得豪华气派,而主人却不知所终。因为他本来就是财富的看护者而并不是拥有者。可以想像,饱经风雨的黄惠楼必定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坚守着他的秘密。十多年以后,黄惠楼带着这些秘密沉入了历史深处。这座他曾经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老屋一直替他保守着身后的秘密。

直到2006年的一天,洲湖村发生了一件离奇的怪事,一个隐藏了近两百年的秘密才终于被揭开。每年的四月,江西都会进入绵绵的雨季,从来不漏雨的黄氏宗祠竟漏起雨来。为防止山墙倒塌,村委会决定派人检修。

请来的工匠爬上梯子,轻轻地将天花板一块块地打开。突然,他惊恐万状、连滚带爬地从楼梯上跑下来,连声惊叫:“蛇、蛇、大黑蛇!”

天花板上怎么会有蛇?随后,村里找来胆子大的人,一手拿手电,一手握鱼叉上去抓蛇。他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在手电光的照射下,果然看见墙壁上有两条大蛇一动不动。他再仔细观察,这才看清楚,原来是一幅壁画,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飞龙,中间是一座宝鼎!

这幅双龙争鼎图用黑墨绘成,每条龙长约4米,宽约1米,左右两龙口含明珠、双目如炬,争夺居中的宝鼎。虽历经一百多年,依然栩栩如生、清晰可辨。在中国古代,龙是真命天子的形象,宝鼎更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平民百姓家中不得私自刻画。

当两条龙飞上同一架屋梁的时候,屋主人与大清王朝争锋的雄心也就跃然而出了。船屋选择坐西朝东,船头指向北方,那正是清廷所在的方向,巨船行驶的方向与身边这条红水河的流向刚好相反,犹如逆水行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同舟共济。

文物部门的108间房的结论并没有包括储藏室和一些暗室,船屋结构如此复杂,屋屋相通,暗房像迷宫一样遍布其间,并且可以断定,迄今为止,绝对有为数不少的暗房还没有被发现,而宝藏就在那里面。只是,自古以来,藏宝人都是智慧非凡的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令后人不明所以。而宅主反清复明的志向也和密室里的宝藏一起凝固在这座奇特的建筑中而留存下去了。

徐风上了回家的火车,反复的想着两位老人说的话。

“风儿,你依然踏进了江湖,从为师受你的南天,你们三兄弟就已经他进了江湖,或许老师有些自私,但是老师所做的一切,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老师老了,只希望必胜的心愿能有你们三兄弟来完成。”

“风儿,你已然是三届的天山峰会的状元了,这是铁一样的事实,再有两次,就是你不继承天地会,长老会也不会放过你,长老会不允许有任何人,任何事来阻挠天地会的发展,除非,你可以拥有足足可以抗衡长老会的势力!”

“风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