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也想不到对方乃是将自己当做了鬼魂。他寻不到头绪,便不去管此事,只轻声喝道:“你不用害怕,只要老实回答我的问题,我便不会杀你。若是不然,我就……我就……就让你生不如死。”他本想说些折磨人的残酷刑法来吓一吓这汉子,但是阅历太浅,想了一会,却终究想之不出,只好用“让你生不如死”代替。
好在那大汉本已吓得不轻,有没有再被吓得狠一些,倒也无关紧要,只是不住点头。穆顺继续问道:“你说一月前逃了两人,后来怎样了?”那汉子道:“一其中人给我们追得掉下了深谷中。”说着看了穆顺一眼。又道:“另一人是我们本族之人,那小贼……那小贼……。”他说到此处,脸上忽地现出又愤怒、又羡慕、却又是害怕的神气。
穆顺见他吞吞吐吐,老大不耐,催促道:“快说,快说。”那汉子道:“是,是。那……良密小贼趁人不备,将寨中的圣典偷了出去,逃得无影无踪了,惹得寨主大怒,四处追寻。”穆顺闻言,“啊”地惊呼出声,心想“圣典”又是什么?料想其中大有文章,于是催促着这汉子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来这集佬寨能够称雄一县之地,寨主有着筑基巅峰的修为,乃是靠着部功法的缘故。这功法由祖辈传下,被当做圣物供奉起来,寨中规矩,向来唯有寨主、四大长老,和一些对寨子有莫大贡献的人才得以参悟修习。其他诸如六执事海木黎之类,那是毫无资格得窥其中奥妙的,只能修习些普通功夫。
其实若这功法仅能让人修炼到筑基境界,那也没什么稀奇。但集佬寨祖上曾有过数位元婴境界的修士,然而近千年来,却连金丹修士也不曾出现一名,其中原因,谁也说不清楚。有的疑心是功法不对,但却不敢宣之于口。大多都想或许是丹药不足,又或者寨中并无聪明之士,对功法理解有误,于是各寻途径,只盼能够加以弥补。集佬寨在外以卖糕为名,暗抢他人财货,甚至练气士的丹药、灵器、功法,其目的大半倒是为了用旁的功法对圣典加以印证。
此中故事极为隐秘。寨中之人虽然个个清楚,但佬人对外素来团结,知道此事一说,必会引来灭族之祸,因此千年以降,外人从未得知这小小的集佬寨中,还存了部极为奥妙的修真秘籍。谁料一月之前,寨内通天洞中竟然逃出了两人。
那晚月色昏暗,只听有人喊道:“暗牢里面一名囚犯跑啦,还盗走了寨中的圣典,已经跑到后山了。”这一来众人大惊失色,均想圣典被偷,那还得了?不及细加查看,纷纷往后山疾奔追去。
恰逢寨主与四大长老均有事离开,众人追得虽快,但仍未将穆顺抓住,只是将他逼得掉下谷底。那山谷深不可测,常人无法涉足,偏偏筑基修士御器飞行,也只能下到一半之处,便觉有股莫大力道相阻,不得再下。那穆顺不过练气三层,追兵都猜想他定然摔的粉身碎骨,圣典也难以追回了。大家垂头丧气,黯然回返。又去暗牢中一查究竟,方知良密也已逃脱,不仅如此,他弟弟良牙也是不见了踪影,而那圣典果然已经被盗。
众人这时方才明白,偷走圣典的绝非穆顺,而是良密所为。那良密在寨中素有聪明之誉,却始终被几名执事与长老打压,心中早怀不忿,他定是利用了众人对那圣典的极度关心之情,使了个调虎离山计策,趁乱将功法盗去。这一来众人慌乱更甚,待寨主回来后,将此事禀明,不少人都受了重责。
而后寨中侦骑四出,寨主、四大长老和几位执事将寨中精锐全数带上,分头追寻良密的行踪。他们想圣典既已被盗,那寨中也没什么重要之物,值得花力气看守了。而良密纵然多智,但身边携了个六岁小童,也难以逃脱这么多人的追捕。不过也有人想良密偷到了圣典,又怎会还将弟弟带在身边,不定在何处便已将其丢弃。
如此一月以来,始终未有收获。
此事本为寨中秘辛,不该向穆顺这外人言说。但一来那大汉小命还捏在穆顺手中,不敢有所隐瞒;二来他想圣典已经不在寨中,纵然给别人得知此事,也已没甚关系。因此在穆顺催逼之下,竟如竹筒倒豆,一句不落,说得清清楚楚。
穆顺听完这大汉所言,心中也不知是何滋味。他早有料想良密当是借着陷害自己而脱身,但心中总存了万一之念,只盼事实并非如此。如今得人详述其中经过,伤心、恼怒、羞愧等诸般情绪悉数涌上心头,一时间竟然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