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毛病。
毛毛最喜欢看带图画的故事书,妈妈就迎合他,拿来一本童话书,读起了上面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有个浑身脏兮兮的小男孩正在卖报纸,他手里还有最后一份报纸,卖完这份报纸,他就可以回到家里和父母团聚了。可是在这么冷的夜里,街上已经基本没有行人了。小男孩在大街上转了很久,才看见一位先生,他赶紧跑了过去,请求先生买他的报纸。可是先生说,我没有零钱,不能买。小男孩马上说要帮那位先生换零钱,先生先是犹豫了一下,看他挺可怜的,就想着,做一回好事吧,便把钱给了他,没等男孩找回零钱,就回家去了。这位先生本来不期盼着男孩能找回零钱,可是第三天的时候,他却发现,男孩在上次遇到他的位置上站着,看到他后,赶紧跑了过来,把一堆零钱塞进了他的手里。原来,男孩已经在这里等了三天了。先生感动的紧紧抱住了男孩,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总会来男孩这里,买上一份报纸。”
毛毛仔细的听完妈妈讲的故事后,小声问道:“妈妈,这个男孩为什么这么傻呢?”
“为什么说他傻?”妈妈问。
“妈妈你看,他这么大半夜还在卖报纸,说明他家里很穷啊,为什么还会连等三天,把钱还给那个男人呢,他应该自己用那些钱买好吃的东西去。”毛毛答道。
妈妈见机会来了,便认真的对他说:“因为男孩是个守信重诺的好孩子。他答应了会找零钱给那位先生,他就一定要做到,这是做人的根本。”
“答应别人的一定要做到吗?”儿子问。
“当然。就像你答应妈妈每天扔垃圾一样,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应该说到做到,这样才能成长为能让人信任和重视的人。”
“……”毛毛想了想,突然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起来,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会去扔垃圾的。答应妈妈的,毛毛也一定会努力做到的。”
“这才是妈妈的好儿子。那我们继续读故事吧。”
“好的,妈妈。”母子俩开心的又读起了下一个故事。
信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言,表示话说出去之后就一定要遵守。我们经常听到的格言如“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都显出老祖宗重视做人的态度。
因此,与人合作,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守信用。守信之人,别人就愿意与他合作。但是,孩子为什么会不守信用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孩子缺乏责任感,做事情马虎。孩子也许口头上答应了一些事情,实际上并没把事情真正放在心里,说过的话自己也忘记了,没有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总是丢三落四,自己也糊里糊涂的,所以才常常失信于人。孩子因为年龄比较小,自觉性较差,对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没有明确的概念,常常会凭着感觉做事情,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什么不是很清楚,行动的随意性很大,经常会“自说自话”。
孩子在模仿别人的行为。如果在孩子的身边,有人经常不守信用,乱开“空头支票”,或者说话不算数,或者借了人家的东西不及时归还,或者答应别人的事总是做不到,都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这些不守信用的的人在孩子的眼睛里“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不需要负什么责任”,孩子就会认同他们的做法。
父母要使孩子认识到守信是优良品德,失信是不道德的行为,培养孩子守信的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