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视物模糊,也是由于血糖波动较大所致,待血糖稳定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视力下降别着急配眼镜,应做好检查,配合治疗后看情况再定。
§§§第四节 糖尿病肾病
1.糖尿病患者肾病“何时”治
小白自小身体偏胖,加上饮食不合理,最终没有逃掉糖尿病的命运。她担心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并发症,尤其是肾病。她不知道怎样能看出来肾病,万一得了肾病该什么时候开始治呢?幸好她的主治医生是她表哥未过门的老婆,给小白制订了全套的治疗方案。第一条便是要定时进行糖尿病普查, 以期预防糖尿病肾病。小白表嫂说到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重点是早期发现。对小白这种没有肾病的患者,控制好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一旦得了早期肾病,就应积极治疗,包括控制好血糖和血压,调整营养和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这样可以有助于延缓肾病的发展。对于更晚期的肾病患者(Ⅳ期),治疗的目标是通过良好的血压控制和饮食调节以及避免过分注意控制血糖来减慢肾病的发展。 所以,所为治疗,最好的就是不得。
什么程度的糖尿病肾病都能治好吗
不是的,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取决于处于第几期,如果是早期,则治愈的可能性会更大。
糖尿病肾病要分期治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重点是早期发现。对有糖尿病易患因素者,如有糖尿病家族史、多胎妊娠,肥胖症及高血压病等,应进行糖尿病普查,以期预防糖尿病肾病。对于Ⅰ、Ⅱ、Ⅲ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可使其有某种程度的逆转。Ⅳ期及Ⅴ期病情呈进展性,属不可逆。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将最终发展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Ⅰ期: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这种初期病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但是是可逆的,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但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正常。
Ⅱ期:该期尿白蛋白排出率正常,但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
Ⅲ期:又叫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为20~200微克\/秒,患者的血压轻度升高,开始出现肾小球的荒废。
Ⅳ期:即: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每日大于35克),出现水肿和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水肿比较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
Ⅴ期:即终末期肾衰竭。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基膜广泛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荒废,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衰竭。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以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而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可通过不同途径损害肾脏,这些损害可以累及肾脏所有的结构,但只有肾小球硬化症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又称为糖尿病肾病,它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所以合理选择治疗时间对于病情控制和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糖尿病肾病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日常应注意饮食量控制。尽量减少剂量使用,以避免肾损害。
2.微量蛋白尿真的“微不足道”吗
成先生是位老患者,患糖尿病20多年。他长期口服降糖药格列本脲和二甲双胍,并将血糖一直控制在70~80毫摩尔\/升之间,没有自觉症状。对此他感到很满意。
但最近半年来,该患者自觉头晕,多次在社区门诊测血压,发现自己的血压较高,常在150~160\/90~100毫米汞柱之间波动,服了珍菊降压片后,血压仍降不下来,做尿常规后,尿蛋白多次阴性。
后就诊于门诊,门诊主任提醒他,患糖尿病这么久了,且伴有高血压病,应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并建议他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结果是:尿中的白蛋白50毫克\/24小时。
成先生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蛋白流失。可医生却告诉他,出现微量蛋白尿是一个不良的信号,说明他的肾脏已受到损害。
糖尿病肾病微不足道吗
不是的,因为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的就是微量白蛋白尿,它是一个不良的信号,也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说明肾脏已受到损害。
微量蛋白尿并非“微不足道”
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在病程超过25年的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累计发病率高达25%~40%。出现微量蛋白尿(即尿中白蛋白的排泄率为20~200微克\/分钟或24小时排出的尿中白蛋白总量为30~300毫克)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表现,也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