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低调做人的密码全集> 第11章 处世低调:谦和立世益处多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处世低调:谦和立世益处多 (2)(1 / 3)

好嫉妒的人必然自私,自私的人必然嫉妒。嫉妒和自私犹如孪生兄弟。法国作家拉罗会弗科就曾说过:“嫉妒是万恶之源,怀有嫉妒心的人不会有丝毫同情”,“嫉妒者爱已胜于爱人。”因为嫉妒,他不希望别人比自己优越;因为自私,他总是想剥夺别人的优越。好嫉妒的人从来不为别人说好话。嫉妒的人,因为容不下别人的长处,所以他就通过说别人的坏话来寻求一种心理的满足。好嫉妒的人没有朋友,因为他容不下别人的长处,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处,所以他就把所有的人视作自己的敌人,以冷漠的目光注视别人。

嫉妒害己又害人。从自身来讲,嫉妒伤身,嫉妒使人把时光用在阻碍和限制别人身上,而不是潜心于自我开发。就他人而言,嫉妒者的流言、恶语、陷害、阻挠、拆台、造谣等,往往对被嫉妒者造成恶劣的后果。在中国古代,庞涓嫉妒孙膑、李斯嫉妒韩非子、潘仁美嫉妒杨令公等,都是以害人开始,以害已结束的。

总而言之,嫉妒不仅折磨着患者本人,还危害着被嫉妒的人。中国古代有副对联,叫做“欲无后悔须律已,各有前程莫妒人”。好嫉妒的人应该经常诵读此联,不断反省自己,改善自己的品性。

嫉妒,阻碍你人生前进的脚步

每个人都有好胜之心,他能使人更加努力,促进人们进步。不过,当好胜之心被畸形发展后就成了嫉妒之心。这时,它就变成了一种心理病态,一种无能的表现。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使你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前进的方向。

历史上,有许多人才都失于嫉妒之上。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想方设法地陷害他,两人最后在战场上争斗,庞涓最终败于孙膑手下,自己也拔刀自刎;《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也因嫉妒诸葛亮吐血身亡,死前还说:“既生瑜,何生亮?”可以说庞涓、周瑜两人都是难得的人才,都因嫉妒而死,实在不值得。

为他人的成功而高兴,甚至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我国著名教授华罗庚,有一次收到一位中学教师的来信,信中指出华罗庚在一部名著中的一处错误,华罗庚丝毫没有感到不快,反而高兴地请来此人,向他请教,而所请的这个人就是陈景润。华罗庚的这种高尚精神,一时被人们称颂。

当一个人的嫉妒之心产生后,想到的就是如何拖住别人或掩盖别人的才华,到头来,不仅自己一事无成,还有可能坑害别人,真是害人又害己。正如巴尔扎克所说:“嫉妒的本质就是愚蠢和蛮不讲理的。”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别人有了成就超越自己时,我们就应有华罗庚那样的胸怀,只有虚心请教,不断完善,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之人,而不应像庞涓、周瑜那样心胸狭窄,嫉妒他人,哀叹人生,这样只能自毁终生。

嫉妒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们要摒弃嫉妒心理,既不要让嫉妒左右我们的情绪,也不要让嫉妒扰乱我们的生活。只有以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看待别人,才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3.不必处处争第一

“见第一就争”作为一种口号,固然能起到激励士气、鼓舞斗志的作用,但要作为一种切切实实的具体行动,却是不尽可行。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第一名又只有一个,处处争第一的确很难。争得还好,安慰了一个疲惫、劳苦的心灵,如果没有争到呢?而且是屡争不得呢?它不仅会在一个人的心灵上形成阴影,影响其自信和进取心,还会产生消极的作用,甚至扭曲一个人的灵魂,使之做出害人害已的事情。

争还是不争,就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的研究,20%的主要事情决定了80%的效果。一个人如果能把精力用在关键的20%上,在这些方面有所为、争第一,就可做出一番不一样的成就来。

曾培养出英国17名首相的伊顿公学的校长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我们学校的学术水平在英国不是第一,这一点我很高兴,我们需要的是人格健全的人才,综合竞争的实力,其次才是他们的学术能力。”其实,它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应有这种宽阔的胸襟和眼界。

为人低调好,不必处处争“老大”

也许你腰缠万贯,也许你权高位重,也许你声名显赫,也许你……但是细究起来,无论你是多么伟大、多么不平凡,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所以,倒不如放下身段,还自己一个普通人的本来面目。穆罕默德说过:“一滴水的最好去处是什么地方?那就是大海。”相对于茫茫人海来说,再有本事的人,也只不过是一滴水,而大众正是那片大海。

有一天,一个非常有实力的电脑业老板和他的一个朋友在一起聊天。他的朋友说:“据我观察,你的实力和影响堪称我们地区电脑业的老大。”这个老板说:“确实,无论从经济实力、社会影响还是经营之道来讲,如果要选老大,我当之无愧。但真的选起来,没人会选我,因为在表面上看,我并不是最大。”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其实,我并不想当什么‘老大’,当‘老大’不容易,因为不论研发、行销、人员、设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