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 第33章 卷九古近體詩五十一首(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卷九古近體詩五十一首(3)(1 / 4)

魏五奎年秀才贈菊花,有懷往事,爲賦長句,老夫晨起把書卷,坐對落葉翻庭鴉。開門忽見荷擔入,寒廳灩灩生光華。黃者黃金白玉雪,紅紫錦綺攙雲霞。驟如窶人獲珠玉,喜如舊雨逢天涯[1]。太行之巔草木瘦,勤儉所萟唯禾麻[2]。喜君安貧能好事,小圃秋晚培寒葩。直移根撥來送我,照耀病目揩風沙。十年奔走剩皮骨,無意賞花亦無花。重逢豈免一呼酒,把盞使我還歎嗟。淵明同好久已寂,以花爲業計亦得。承平韻事遍海內,勝賞尤數長安陌。廣安門外大萬安,天寧寺即古大萬安寺。寶鐸隋塔搖金碧[3]。重陽花事豔城南,異種奇觀聳千百。館閣蕭散本散仙,當時我亦攜佳客。鄭虔偉新彭宣錫之皆奇士,更有鄒枚雲階及蔡澤梅庵。聯鑣佳日事遊遨,柳巷花宮偶爭席[4]。醉墨滿壁酒滿衫,狼藉香光落帽幘。清詩一紙吊興廢,頗笑獨庵有遺迹。明成祖修大萬安以處姚廣孝,始易今名。余往日看菊詩有云:“何事與人家國事,寒泉羞薦獨庵師”,謂姚也。十四年來一回首,風塵澒洞昏京國。貔貅萬灶屯野煙,庚申之變,大兵即屯于天寧寺[5]。蛟鼉百怪開窟宅。西郊輦路接澱園,劫火銅駝泣荊棘[6]。此花零落那可問,有亦非復昔顏色。鼎湖龍去痛莫攀,侍臣遠墮荒山側[7]。同舟仙侶早星散,烽火消息絕南北。聞雞起舞獨悲歌,日暮對花長太息。長安日遠望不見,三徑菊荒歸無策。我思古人猶我師,東坡海南杜蜀西[8]。浮雲未改心如月,憂國何妨鬢有絲。不如飽吃澤州飯,看花兼和淵明詩。更從二公乞二語,作詩送似足解頤[9]。老符秀才堪與飲,黃四娘家花滿蹊[10]。

【校注】

[1]窶人:窮苦人。窶:jù,貧窮得無法備禮物,亦泛指貧窮。

[2]萟:yì,種植。

[3]寶鐸:佛殿或寶塔簷端懸掛的大鈴。

[4]聯鑣:猶聯鞭。鑣:biāo,指乘騎。爭席:爭坐位。表示彼此融洽無間,不拘禮節。

[5]貔貅:古籍中的兩種猛獸。多連用以比喻勇猛的戰士。貔:pí。貅:xiū。

[6]澱園:即圓明園。銅駝泣荊棘:尚書郎索靖預感西晉將亡,曾借洛陽宮門的銅駝抒發感慨,事見《晉書·索靖傳》。後用作詠歎國家衰亡的典故。

[7]鼎湖:地名。古代傳說黃帝在鼎湖乘龍升天。指帝王崩逝。

[8]東坡海南:指蘇軾貶謫海南事。杜蜀西:唐杜甫在肅宗時任左拾遺,因直言極諫,改華州司功參軍,不久,棄官入蜀。

[9]二公:指府和縣的副職。解頤:謂開顏歡笑。語出《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

[10]黃四娘家花滿蹊:語本杜甫《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次答魏五見酬贈詩

合是歸時不得歸,黃花兩度耀秋輝。哦詩未似探驪手,見許深慚照夜璣[1]。魏詩有“警心眩目似珠璣”之句。故人曾約話桑麻,亦爲重陽就菊花[2]。綠樹青山堂負郭,湘中風物舊堪誇[3]。香寒歲晚見精神,人淡如花有幾人[4]。處士廬開少來往,清風爲友月爲賓。插花歸去也吟詩,刻意悲秋杜牧之。禪榻早應凋客鬢,罪言猶足頷人頤。

【校注】

[1]探驪:即探驪得珠。傳說古代有個靠編織蒿草簾爲生的人,其子入水,得千金之珠。他對兒子說:這種珠生在九重深淵的驪龍頷下。你一定是趁它睡熟摘來的,如果驪龍當時醒過來,你就沒命了,事見《莊子·列禦寇》。後以“探驪得珠”喻應試得第或吟詩作文能抓住關鍵。

[2]重陽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湘中:泛指今湖南湘江流域中部長沙市及其附近一帶。

[4]人淡如花:唐司空圖《詩品》:“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題羅杏初女史畫鴨[1]

女史父三辰,湖南老名士也。女幼嘗議婚霞舫而未諧,後嫁黃氏,早寡。能詩工畫,善爲鳧雁之屬。寒汀煙浦,意象虛曠。

兩鳧會合殊堪羨,秋水芙蓉睡一江。何事風濤折枯葦,終然相背不成雙。

【校注】

[1]女史:古代女官名,以知書婦女充任,掌管有關王后禮儀等事。或爲世婦下屬,掌管書寫檔等事。也指對知識婦女的美稱。

招卓黼侯熙泰司馬丈、魏壁東茂才賞菊,食菊花粥[1]。壁東有詩,因次和何嫌陋室自書銘,況有良朋眼爲青。花下開樽聊醉客,人間流浪任漂萍。

菊花瀹粥佐新談,江雁誰吟秋影涵[2]。乍可讀書笑歐九,落英未解嚼芳甘[3]。

休官早似白蘇年,洛社閑居意豁然[4]。與子便成真率會,此邦長著玉堂仙[5]。

天井羊腸古孟門,從來壯志愧王尊。似聞下詔誅吺鯀[6],已卜升平荷聖恩。

【校注】

[1]魏壁東:未詳。

[2]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