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 第28章 卷八古近體詩五十五首(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章 卷八古近體詩五十五首(1)(1 / 4)

起庚申之夏,止是年之秋,由澤州入都遇變還澤之作[1]。

【校注】

[1]庚申:咸豐十年,一八六〇年。遇變:是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咸豐逃往熱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

天井關之南,相傳狄梁公望雲處,下爲碗子城,古孟門即羊腸阪也,俯視河陽,豁然千里,每欲作詩,苦無奇語,再來勉成一律[1]昔至哦詩苦未成,今來眼界復縱橫。馬前山翠兩邊讓,天外河流一線明。馭已重驅何待叱,雲還回望不勝情。太夫人猶留澤州。孟門故壘猶堪用,癸丑,賊圍懷慶,鳳臺明府李薌設防于此,賊不能前[2]。負石莫教關路平[3]。

【校注】

[1]天井關:一名太行關,在今山西晉城市南太行山上。狄梁公:指唐名臣狄仁傑。狄死後追封梁國公,故稱。碗子城:一作碗子關。唐築,即今山西晉城市南碗城村。孟門:即孟門津,北周大象中置,在今山西離石縣西北孟門鎮西黃河上。隋開皇初改爲孟門關。羊腸阪:即太行山阪道。在今山西晉城市南天井關內。

[2]懷慶:即懷慶府,治所在河內縣(今河南沁陽市)。鳳臺:鳳臺縣,清雍正六年置,治所即今山西晉城市。一九一四年改名晉城縣。

[3]負石:《莊子·讓王》:“(務光)乃負石自沉于盧水。”《荀子·不苟》:“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爲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王先謙集解引王念孫曰:“負,抱也。謂抱石于懷中而赴河也。”後以“負石”指抱石投水,示必死之決心。

次韻霞舫魏家營題壁詩二首

來往頻留過客旌,拘幽猶見舊時城[1]。艱貞長覺斯文在,服事無慚異議生。經守韋編能寡過,詩從卷耳善言情[2]。畢原回首當年路,曾贊明禋祀事精[3]。余守西安,文陵在屬縣之畢原,遣官祭告,曾往陪位焉[4]。

【校注】

[1]拘幽:即拘幽操,琴曲名。相傳周文王爲崇侯虎所讒,商紂囚之于羑裡,申憤而作此曲。

[2]韋編:古代用竹簡書寫,用皮繩編綴稱“韋編”,泛指古籍。卷耳:《詩·周南》篇名。

[3]畢原: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南,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皆葬于此。明禋:潔敬。指明潔誠敬的獻享。禋:yīn,泛指祭祀。

[4]文陵:周文王的陵墓,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南。

羑里城[1]

疑塚誰留漳水東,冬青亦泣杜鵑紅。興亡世變供多感,愛護人情見至公[2]。原唱有“食報猶勝郭令公”之句,以人情愛護歷久無恙也。壞壁塵埃聊拂拭,故人詩句特清雄。與君萬里辭墳墓,宰樹徒悲日暮風。

【校注】

[1]羑里:古城名,在今河南湯陰北。羑:yǒu。

[2]至公:科舉時代對主考官的敬稱,謂其大公無私。

岳忠武王祖塋杜村[1]

蒹葭獵獵柳毿毿,雨止風清送客驂。山色林光連趙北,藕花田水學江南[2]。村容淨膩如膏沐,詩興歡恬恰酒酣。爲語無家杜陵老,杜村規置草堂堪[3]。

【校注】

[1]岳忠武王:指宋代名將岳飛。塋:yíng,墳墓。

[2]趙北:指趙國北部,即今山西、河南、河北一部,泛指北方。

[3]杜陵老:指唐杜甫。杜陵:在今陝西長安縣東北,西漢宣帝葬此。唐杜甫舊宅在其西,稱杜陵布衣。

磁州五月始插田,馬代牛耕,戲作[1]

煮簀應知非竹萌,楊花亦比雪花輕[2]。南強北勝聊相敵,小暑分秧馬代耕[3]。

【校注】

[1]磁州:古州名,在今河北磁縣。

[2]簀:zé,用竹片蘆葦編成的床墊子,泛指席子。

[3]小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七月六、七或八日。

重過邯鄲題盧生祠

戎馬風塵老棧車,更無一夢到華胥[1]。神仙富貴都非願,歸臥何時返舊廬。

卅年六度此重經,曉月斜風戶尚扃。明日眾仙應鼓掌,先生猶睡我偏醒。

曾謁希夷識睡情,急流勇退過殘生。功成不用封侯賞,華下騎驢老太平。

【校注】

[1]華胥:《列子·黃帝》:“(黃帝)晝寢,而夢遊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裡。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黃帝既寤,怡然自得。”後用以指理想的安樂和平之境,或作夢境的代稱。

定州之北[1],夾道楊柳,車行綠陰中,

蟬聲滿耳,因憶舊遊,作一絕崎嶇劍外垂雲柏,憔悴湘南引路松。余生長湘南而宦于蜀,蜀道難行,全之松已毀于兵殆盡矣。何似清風地名定州去,蟬聲沙路柳蔭中[2]。

【校注】

[1]定州:古州名,在今河北定州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