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縞袂:白衣。亦借喻白色花卉。嬋娟:指美好的容態。亦代明月或月光。蘇軾《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瓊瑤篇:白居易《酬吳七見寄》:“素緘署丹字,中有瓊瑤篇。”
[5]蒙鴻:混沌貌。
[6]忻然:喜悅貌;愉快貌。
[7]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南陽人,研習佛理,妙善琴書,性好山水,屢徵不仕,時人稱爲“宗居士”。後用以借指好佛不仕的隱逸之士。
其四
頗聞零陵信,賊師大挫衄[1]。旋聞東安城,流血遭屠戮[2]。猾賊固有人,間道何神速。直遮新寧前,別繞湘山麓[3]。吾行安可西,還入西山谷。倉黃攜百口,夜與螢火逐。始賊在永州,欲西出新寧,已而賊繞新寧之西,別隊突全州,不得已入西山之大仙源。天梯信難攀,蓮庵且就宿。支頭猶有磚,飽飰得豆粥[4]。晨視所來徑,一夫捍已足。亦復呼鄉鄰,荷戈佩弧韣[5]。摶沙放手散,聞風畏頸縮。小人詎肯圖,偷薄況成俗。吾謀誠過矣,禍至寧我獨。仙源本桃源,應享無事福。共師檀公策,免勞季主卜[6]。
【校注】
[1]零陵:古地名。在今湖南寧遠東南。相傳舜帝葬于此。挫衄:挫折,失敗。衄:nǜ,挫折,挫傷,失敗。
[2]東安:今湖南東安縣西南。
[3]湘山:山名。即黃陵山。在湖南湘潭市北。
[4]飰:fàn,同“飯”。
[5]韣:箭袋。
[6]檀公策:《宋書·檀道濟傳》載:檀道濟足智多謀,隨高祖北伐,爲前鋒,屢建戰功,後因稱征戰計策爲“檀公策”。季主:漢代卜筮者司馬季主。《史記·日者列傳》:“司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長安東市。”後用以指代卜筮者。
其五
雨腳亂如麻,眾嘩賊已至。近山數十村,萬魚迫鼎沸。相牽咸入山,跣足亦蒙袂[1]。牛羊滑路爭,失勢千丈墜。唬呼覓爺娘,僵僕填老稚[2]。哀哉昧遠圖,奔走亦晚計。而我幸早來,一席得位置。回看北高峰,富子又他逝[3]。我往寇亦能,力竭終安避。茅茨三五間,上漏下泥漬。峰巒與杉箐,一白遠連綴[4]。寇來頗自笑,何處辨雲氣。餅粟漸無多,乞米悵難致。東鄰兒啼饑,破甑已塵翳[5]。何須慮賊來,安坐固待斃。吾謀適不用,何用更憂惴[6]。
【校注】
[1]跣足:赤腳;光著腳。跣:xiǎn。蒙袂:用袖子蒙住臉。謂不願見人。
[2]僵僕:倒下。
[3]富子:極有財產、勢力的人。《左傳·莊公二十三年》:“晉桓、莊之族偪,獻公患之。士蔿曰:‘去富子,則群公子可謀也已。’”杜預注:“富子,二族之富強者。”
[4]箐:qiāng,細竹名。
[5]甑:zèng,蒸食炊器。其底有孔,古用陶製,殷周時代有以青銅製,後多用木製。俗叫甑子。
[6]憂惴:憂慮不安。
其六
賊去雨亦止,冷然初夏風。階前連筒水,遠與雷山通。食飽杖策去,南源試一窮[1]。犖確漸無路,彌望皆雲松。高流戰亂石,雷雨飛晴空。未敢赤足蹋,掬飲洗吾胸。仰見飛仙人,笑我泥土中。歸來穿萬竹,晚日陰蔥曨[2]。最愛菖蒲花,絡石開紫茸[3]。我有桃坪屋,亦在杉溪東[4]。歲晏思小築,還丹參異同[5]。饑餐白石子,夜叩綠毛翁[6]。朝元且未暇,舉步追遊蹤。安眠牯牛背,騰上香爐峰。還從金鼇口,手挽石角龍[7]。西山最高處爲牯牛背,香爐、鼇口、龍角、雷山皆諸峰之最勝者。笙鶴有奇響,下散蟻與蜂。舉手謝時輩,同來安得從。
【校注】
[1]南源:在廣西全州龍水的大仙殿,是羅江的源頭。
[2]蔥曨:明麗貌。曨:lóng。
[3]絡石:植物名。又稱白花藤、石龍藤、石鯪。常綠攀援木質藤本。可供觀賞,莖葉可入藥。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絡石》。
[4]桃坪:廣西全州龍水的大仙源北園裏的桃竹坪。杉溪:源出江西廣豐縣東北咸豐山,西南流入永豐溪。
[5]歲晏:指人的暮年。語本《楚辭·九歌·山鬼》:“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還丹:道家合九轉丹與朱砂再次提煉而成的仙丹。自稱服後可以即刻成仙。
[6]白石:枳椇子的別名。綠毛:指仙人身上的綠色毛髮。相傳漢劉根得道後,體生綠毛。
[7]石角龍:山峰名,在廣西全州當地稱爲龍角石,貌肖龍角。
西山多勝迹,父老相傳三十景,倉皇不及周曆,賊退後就所已經作小詩十首梯石關俗呼雞翅膀,有石如雞翅,餘比築垣其上,居然關隘,爲入山第一險。
危梯累百級,上有天雞鳴。著鞭少奇士,脫走空心驚[1]。
【校注】
[1]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