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篡弑:猶篡殺。謂弑君篡位。僭僞:舊指割據一方的非正統的王朝政權。僭:jiàn,僭據;僭占。
[11]當塗:三國魏的代稱。
[12]丕與睿:指魏文帝曹丕與晉元帝司馬睿。
[13]老將:指黃忠。策勳:記功勳于策書之上。
[14]夏侯淵:三國魏人,爲人有戰略。鍾士季:三國人,精有才理。
[15]遺蛻:僧、道認爲死是遺其形骸而化去,故稱其屍體爲“遺蛻”。
[16]靈雨:好雨。喻君王的恩澤。旂:qí,同“旗”。旆:pèi,泛指旌旗。
[17]去去:永別,死。五丈原:古地名。在今陝西岐山縣南,斜谷口西側,渭水南岸。相傳蜀漢諸葛亮六出祁山曾在此駐軍。二三四年諸葛亮伐魏,出斜谷,駐軍屯田,相持百餘日後,病卒于此。
雨中過紫柏山,疊去歲贈信陽道士韻
溪煙攙樹不分明,古柏蕭蕭管送迎。舊雨竟偕今雨至,仙雲欲雜棧雲生。亂山未肯放頭出,野水偏能與道爭。自笑勞勞緣底事,一年此地一回行。溪邊野菊盛開有感,作一絕句
節物淒其老歲華,郵亭小憩當還家。中秋已過重陽近,黃遍溪頭野菊花。戲題鳳縣[1]
行遍梁州又鳳州,馬蹄疊疊記前遊[2]。棚民歲食糟糠窄,野店霜寒橡栗稠[3]。十日雨隨巴棧遠,萬山葉戰散關秋[4]。蕭條柳店村沽惡,詎有當時玉荑柔[5]。柳酒,鳳州出產也。
【校注】
[1]鳳縣:今陝西鳳縣東北。
[2]梁州:今陝西城固縣東。
[3]棚民:指清代在山上搭棚居住的流民。糟糠:酒滓、穀皮等粗劣食物,貧者以之充饑。橡栗:櫟樹的果實。含澱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實、橡子、橡果。
[4]散關:即大散關。在陝西寶雞市西南大散嶺上。當秦嶺咽喉,扼川陝間交通,爲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5]村沽:亦作“村酤”。村酒。荑:tí,泛指草木萌生的葉芽。
大散關寄信甫、毅甫,時方應京兆試
有客東來興尚豪,重陽節近記揮毫。褒斜夜雨鈴愁說,大散秋風木怒號[1]。過雁有書傳足遠,登龍得信解頭高[2]。遲君官閣聯床夕,卻話巴山行旅勞。
【校注】
[1]褒斜:自今陝西眉縣沿斜水及其上源石頭河,經今太白縣,循褒水及其上源白雲河至漢中,自秦漢以來爲秦嶺南北交通要道。
[2]登龍:即登龍門。封建時代稱會試中式,致身榮顯爲“登龍門”。解頭:即解元。
自寶雞至岐山[1]
初辭犖確赴康莊,快意真如馬脫韁[2]。宿雨潤催原麥長,水風晴送野芹香。南山清渭回頭遠,紅樹蒼葭引路長。釣石臨流無處覓,眼明獨見古甘棠[3]。是日尋磻溪不得,古甘棠在岐山西二十里[4]。
【校注】
[1]寶雞:古傳說中的神雞。謂得之可成王霸之業。陝西寶雞市之名本此。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
[2]康莊:四通八達的大道。快意:謂心情爽快舒適。
[3]甘棠:地名,在今陝西岐山縣。
[4]磻溪:水名。在今陝西寶雞市東南,傳說爲周呂尚未遇文王時垂釣處。
馬伏波墓[1]
我行扶風日已暮,突兀豐碑臨大路[2]。漢家雲臺安在哉,至今獨有將軍墓[3]。矍鑠何用輕身爲,志士殉國蓋可悲[4]。薏苡能教化珠玉,大雅明哲安所施[5]。薄俗何有故人子,獨恨床下不爲禮[6]。小人未貴已須妨,何況帝壻勢無比[7]。吁嗟乎!藍面問疾將毋同,待之加禮郭令公[8]。
【校注】
[1]馬伏波:指馬援。東漢馬援曾受封爲伏波將軍。
[2]扶風:古郡名。舊爲三輔之地,多豪邁之士。
[3]雲臺:漢宮中高臺名。漢明帝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鄧禹等二十八將于南宮雲臺,後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
[4]矍鑠: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5]薏苡:指薏苡之謗。大雅:泛指學識淵博的人。明哲:指明智睿哲的人。
[6]薄俗:輕薄的習俗,壞風氣。
[7]壻:xù,女婿。
[8]郭令公:指唐郭子儀。令公:對中書令的尊稱。中唐以後,節度使多加中書令,使用漸濫。
九日謁客晚歸,長安令惠蟹二十雙[1]
一年佳節唯重九,不必登高亦有詩。今日出門殊敗興,侵晨報謁更歸遲[2]。紅燈侍食承歡洽,紫蟹新羹入饌宜[3]。翻許客中饒至樂,此情應遣菊花知。
【校注】
[1]惠:賜予,贈送。
[2]侵晨:天快亮時,拂曉。報謁:回拜,回訪。謁:yè,晉見,拜見。
[3]饌: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