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空青水碧斋诗集校注> 第16章 卷四古近體詩一百二十六首(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卷四古近體詩一百二十六首(4)(1 / 4)

[1]題襟:抒寫胸懷。唐溫庭筠、段成式、余知古常題詩唱和,有《漢上題襟集》十卷。見《新唐書·藝文志四》、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段成式》。後遂以“題襟”謂詩文唱和抒懷。

[2]小益:四川廣元市別稱。

[3]劍南:宋陸游曾留蜀約十年,因題其生平所爲詩曰《劍南詩稿》,後人因以“劍南”稱之。

[4]菘:sōng,蔬菜名。通常稱白菜。菡萏:即荷花。

[5]行廚:謂出遊時攜帶酒食。

[6]巴童:巴渝之童,善歌舞。讖:chèn,迷信的人指將來要應驗的預言、預兆。

[7]廣元:今四川廣元市。

[8]馬首:馬首所向。指策馬前進。唐宗:即唐玄宗李隆基。回蹕:指帝王返駕回宮。

[9]“行宮”句:唐白居易《長恨歌》:“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行宮: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宸翰:帝王的墨迹。宸:此處爲帝王的代稱。勒銘:鐫刻銘文。

[10]韓門:指韓愈。湜籍:唐代文學家皇甫湜與詩人張籍的並稱。湜:shí。

[11]海棕:樹名。椰木的一種。籠竹:嶺南所產的一種長節竹。亦稱“籠蔥竹”。

[12]棉州:即今四川綿州市。

[13]駟馬橋:即升仙橋,相傳西漢司馬相如東遊,題橋柱稱:“不乘高軒駟馬,不過汝下。”文君:指卓文君。漢臨邛富翁卓王孫之女,貌美,有才學。司馬相如飲于卓氏,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曲挑之,文君遂夜奔相如。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後以指代美女。

[14]霾:mái,隱沒,埋沒。琴臺:臺名。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畔,相傳爲漢司馬相如彈琴之所。

[15]江神:傳說中的江水之神。陽羨:宜興,在今江蘇。秦漢時稱陽羨,故名。

謁遠祖安陽恭侯祠墓[1]並序

蜀漢後主延熙四年,大司馬安陽亭侯自漢中徙屯涪,以爲水陸四通,東北有虞,唯涪爲要[2]。厥後鄧艾竟由綿竹趨涪,以舉蜀[3]。侯之智略若此,宜共奠全蜀延季漢而爲忠武之續也[4]。侯卒于涪,葬于涪。漢涪縣即今綿州。侯墓在州治北八里西山之巔,久淪榛莽間[5]。道光二十九年,李刺史小村象鵠偕邑紳熊麗堂比部文華諸人,表章修葺之,砌以石而規其上,遠望如亭,翼然復爲祠,肖像以祀,請于朝,有司以春秋將事甚盛典也[6]。侯二子斌顯死國難,季子奉夫人毛還湘中,遷居洮陽之石龍潭,即今全州梅潭也[7]。夫人卒,葬洮陽,墓前猶存翁仲一[8]。土人因名將軍町[9]。胡致堂謂:蔣氏之在永桂間者,仕版儒衣相望[10]。蓋自宋以來族愈繁衍,淳家世全州爲侯裔,以咸豐甲寅九月奉榷使之命入蜀,道綿,見神道碑屹立涪水上,悚然趨謁墓前[11]。平田千頃,山川襟帶,氣脈清淑。翁仲華表亦有存者[12]。下爲鮑光祿仰軒墳,或以爲鮑氏物,而形制甚古。鮑,康熙時人,殊不類。祠在山之左麓,去墓半里爲堂三楹,塑像得雍穆之度[13]。既瞻拜周眺,復作詩五十韻,雖未能導揚先烈,而竊幸親至其地,藉以紀歲月,並佩李、熊諸君子之高義于無窮云。李,長沙望族,吏蜀有聲;熊亦風雅士,樂善好施,州人亟稱之。

忠雅開王業,艱難繼老臣。大名超費董,遺愛滿峨岷[14]。國已三分改,才羞百里掄。翬飛崇棟橑,馬鬣禁樵薪[15]。窈窕丹青肅,馨香俎豆夤[16]。餘哀啼蜀魄,流恨動江漘[17]。憶昔炎精喪,咸推帝胄親[18]。蠶叢疆日闢,魚水契無鄰。茅土承周祚,淵源問楚津[19]。湘波澄浴德,衡岳峻生申[20]。蛟豈汙池物,儒爲聘席珍。烹鮮聊小試,縱酒亦天真[21]。才大殊難用,居卑豈爲貧[22]。微官甘落拓,堅質謝緇磷[23]。知己酬諸葛,空群遇樂歅[24]。青萍遭拂拭,白璧出埃塵[25]。吉夢牛頭卜,高衢驥足伸[26]。治中垂試暫,長史轉階頻[27]。素志齊元帥,清襟邁□倫[28]。食兵良具足,宮府各平均[29]。轉運崎嶇地,飛騰戰伐辰。儲胥長與護,帷幄贊如神[30]。功自儕蕭相,人知借寇恂[31]。定教時雨降,忽報大星淪[32]。拔處群僚右,操持至化鈞[33]。憂欣忘在己,譽毀協同寅[34]。適莫心何有,孤危氣益振[35]。守成期後主,作事媲前人[36]。憒憒譏訶息,休休度量臻[37]。風雲今際會,雷雨大經綸[38]。總統紓籌策,馳驅最苦辛[39]。徙涪真得計,開府此來旬[40]。控扼三巴遠,綢繆一疏陳[41]。西南連笮僰,東北赴梁秦[42]。但覺雄圖闊,堪悲歷數屯[43]。天威師未出,地火井還堙[44]。未了偏安局,重憐盡瘁身[45]。從茲移漢祚,永令作虞賓[46]。神道瞻綿左,祠堂傍澗濱。異鄉情信美,舊治俗尤淳。歸鶴依華表,盤螭刻翠瑉[47]。文辭袁贊古,祀典聖朝新[48]。下拜猶傾會,傷亡特憫斌。夫人終故里,季子奉明禋[49]。梅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