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艳红:风流罗刹之孽情魅爱> 不伦不类的小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不伦不类的小庙(1 / 1)

紧邻子荫县的南平县娄子乡口子村村口一棵大槐树旁边,就在紧挨着公路的那里,有一个于一片平地上突兀而起的小山丘。小山丘全是花冈石构造,上面只有薄薄一层土,连灌木也生不下根,只铺着一些苔藓及小草。小山丘下,有一个很大的岩洞,岩洞开口很大,呈不规则的半圆形,最高处约有二十米,宽度也约有二十米,纵深大概只有十六七米。

这个洞,算是口子村的旅游景点,若干年前,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一碗盐”的美丽故事。一进山洞的左手边的岩壁上,有一个石槽,里面流出的水盛在一个大石碗中,水不多不少,刚好一满碗,少了则会自动满上,多了却不会溢出。取出这碗里的水,晒干后,便可刮下一层食盐。传说是当地的山神给当地村民的馈赠,家中的确贫困的村民,便可来这里取水晒盐,但只能吃多少取多少,不可多取。后来,有一个富有的村民为了贪图便宜,也来这里取盐,自从他取盐后,山神憎恶村民不诚实,石槽中的水便枯竭了,只空留下干涸的一段石槽和那个空石碗。在文革前,这里建有一个小小的山神庙,里面供着山神的塑像,村民们以此来感谢那位山神给当地村民们的恩惠,同时,也以这种方式来向山神致歉,渴望山神的原谅,让石碗再度产盐。没等到山神谅解,却先等来破四旧的红卫兵。他们将塑像捣了个稀巴烂,山神庙也被他们一把火烧光,只留下几个东倒西歪的石柱子,在风霜雪雨中,无言地述说口子村的那一段历史。

春节过后不久,当地村民欣喜地发现,有人在这里出资重修庙宇了。主持修庙的,是一个年轻和尚,长得还蛮斯文帅气,他自称是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内的泓法寺的和尚,专程来这里传佛授经,为当地百姓祈福。此举得到了当地村委及村民们的支持,一时间,大家捐钱捐物,出钱出力,共同来建这个新庙。一个多月后,小庙便在洞口建起来了。

说实话,这个庙真的有点不伦不类,庙是砖木结构的,砖墙瓦顶,墙身刷着白石灰,木柱外漆有金黄油漆。从远处看,不像是一座庙,倒有点像个戏台。而且,从公路边上看过去,这座小庙,总感觉带着一抹邪气。庙里供着释迦牟尼像,是当地村民根据年轻和尚手中的图纸塑的,走样得厉害。饶是如此,吃喝不愁,甚至有了点闲钱的村民们算是终于找到了精神寄托之所。小庙建成后,四方乡邻络绎不绝地前来祭拜,一时间,这个小庙香火鼎盛。

小庙背后,是三间瓦房,那是年轻和尚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这个年轻和尚,便是吴海,偷偷住在这里的,还有老乞丐与艳丽,以及那条恶狗。当地的乡民,万万没料到他们心目中的圣地,竟然供养着这样一个小群体。这真是莫大的讥讽!有人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可是,有谁想得到呢:有些人临时想抱佛脚,竟然抱成了鬼脚、魔脚。

原来,女罗刹必须要靠吸鲜血,男罗刹则必须要吃人尸腐肉,才能维持人形模样。女罗刹都生得俏丽端庄,男罗刹则相貌丑陋、浑身奇臭。老乞丐姓朱,是清朝初期化成的男罗刹,这么多年来,他以老乞丐的形象作掩护,一直靠在坟地或火葬场偷食鲜尸保持着人的形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