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四章再进地中海
风云诡异的地中海,肆虐的海风狂叫着卷起数十米高的海浪然后狠狠的砸向行驶中的德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地中海支队,贝德号战列舰上。
舰队司令长官萧林不顾部下的劝阻,在海浪还未完全退去之际,船身还在极度倾斜并且随时都有可能沉没的情况下,不顾从船上掉落到海里的危险。就从指挥室里面跳到战列舰的甲板上,忧心忡忡的向东张望,还不时的紧皱眉头,仰天长叹。
六天前,围困柏林的苏联军队在遭遇了德国武装党卫军五支王牌装甲师的拼死抵抗之后撤兵!历时16天的柏林保卫战拉下帷幕。此战致使苏军完全丧失了一直牢牢的攥在手里的战场主动权,德军部队在曼斯坦因的领导下向苏联本土发动了全面的进攻,苏军在波兰辛辛苦苦构建的东方防线被古德里安指挥的装甲师团撕开了一个大口子,随后苏联的东方防线全线崩溃。两天之后,德军的先锋装甲部队占领波兰五分之二的国土,并且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继续向着华沙抵近,战争的天枰在一瞬间倒向了德国。
柏林最高统帅部的高级参谋们均以为,德军应该集中全部力量将苏联一击击败,然后利用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来支撑德国的下一步战争计划,遂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调来大量的德军卫戍部队跟随党卫军参与对苏联的入侵计划。可是,苏联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却像是一颗颗的毒瘤,随时都有可能从背后捅德国一刀。不得已,柏林最高统帅部只有遵守萧林制定的计划,下令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德军卫戍部队南下,给土耳其zhèng fǔ施压,企图将驻守在土耳其的苏联军队逼出土耳其。
谁也没想到的是,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南下的德军卫戍部队在抵达土耳其之前,苏联驻土耳其的部队就已经从土耳其撤退。
原本以为此次战略部署将会落空的柏林最高统帅部,却在苏联军队撤退后的两个小时,接到德国秘密jǐng察驻罗马尼亚的分部报道;拥有4艘战列舰和6艘巡洋舰的苏联黑海舰队仍旧驻守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海军基地,并且有进入地中海绕道苏伊士运河逃亡印度的迹象。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兴奋不已的柏林最高统帅部,立即指示海军司令邓尼茨迅速组建地中海舰队,前往地中海,在苏联黑海舰队启程逃离土耳其之前堵截黑海舰队,并且尽最大能力将这支未来可能对德国大洋计划构成严重危险的舰队全歼。
而得到消息之后的萧林,决定亲自担任此次负责行动计划的地中海支队的指挥官,重新站在那艘曾经给自己带来了无数荣誉的贝德号战列舰上。
于是,由6艘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组成的德军太平洋舰队地中海海军舰队从位于法国的海军基地启航,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之后,萧林接到了德国空军部队的紧急电报。空军司令在电报中告知萧林,德国空军遵照萧林的命令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苏联黑海舰队岸基飞机场进行空袭之时,仅仅炸毁了停在岸上的50架岸基飞机和5艘苏联运输船,并没有见到黑海舰队的战列舰和巡洋舰,感到事态严重于是向萧林报道了这一情况;
“舰队调转航线,去埃及。”
舰队副司令鲁斯中将站在摇摇晃晃的甲板上,手捧着刚刚从土耳其传来的军事情报。萧林则是一脸的憔悴和担忧,如果让这支苏联舰队逃亡印度,那么驻守在伊朗的第6集团军就会有很多的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德军太平洋舰队印度洋支队也会遭到不测。一定要在苏联黑海舰队进入苏伊士运河之前拦住他们。
“据驻扎在南亚地区的德国情报部门报告,印度的苏联军队近期在进行异常的军事调动,而且都是在夜间进行的…估计…估计可能是要撤离印度…”
南亚的大油田一直以来都是德苏争夺的战略地点,当初如果不是萧林在阿富汗黄金峡谷战败,也许现在的南亚地区早就是德军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支撑点了,可是如此重要的地区,苏联人怎么会那么轻易的就放弃了呢。
鲁斯还想再说下去,但是看到已经站立不稳,且眉头皱成一团的萧林,就没再敢往下说。
“继续往下念”
“不仅如此,苏联人似乎在自断臂膀似得,将其在中亚以及北冰洋的部队全部收缩到了自己的国内,似乎在准备着一场大战。”
“大战?”转过身对鲁斯说道,“你去。问一问驻美国的大使,美国人这段时间在做什么?”萧林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个一直被自己忽略掉的东西。
“指挥官阁下,联系不上驻美国大使,但是情报部门美洲分支的负责人亲自发来电报,说是,美**队近期也在进行异常调动,似乎也在准备一次大战。至于细节,由于美国情报局的干扰,现在并不能查明。”
虽然情报部门没p>
械弥庑┫附冢墒窍袅忠丫懿赂*不离十了,美国人肯定在向阿拉斯加调兵,至于目的,显而易见,想要在德苏大战之际,在背后捅苏联一刀,坐到渔翁得利。
不管美国人想要做什么,先解决掉苏联的黑海舰队,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