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九鼎> 第242章 第二三七章 冰雪惹红霜(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章 第二三七章 冰雪惹红霜(四)(1 / 2)

看着方贤的身影消失于门外,上官儒忍不住问道:“大哥,你为何还对他如此重的戒心?”

上官道没有立时回答,而是转目看向上官文,道:“对于你叔父适才的问题,大郞你怎么看?”

“贤哥儿的为人确实是不错的。”上官文齐着折扇的扇骨将手中展开的扇子缓缓折回,道:“但父亲大人之所以仍心存戒心,单从一件事情上来看,足以让人心生警戒。”

“何事?”上官儒奇声问道。

“不久前,他曾执意请父亲大人引以面见太子殿下。”上官文缓声说道:“但谁也不曾料到,太子才一见他,便将父亲大人支开。”

“竟有这等之事?”上官儒能在这西北之地做到惠安左右两军的最高统军大将,岂会真如他外表看起来那么简单?当即面色微微一变,沉声问自家大哥道:“事后太子殿下可曾跟大哥提及过此事?”

上官道轻轻摇了摇头,道:“片字未提。”

“这么说来,那方贤与太子究竟说了些什么,就没人知晓了?”上官儒仍不死心,问向上官文,道:“你可听到过与此相干的风声?”

“太子殿下与方贤相见的事情,只有父亲大人一人知晓。”上官文手一展,手中的折扇“啪”地一声打开,轻轻摇动了几下,才说道:“他与太子闭门秘谈的事放在别人身上倒也没什么……”顿了一顿,放低声音,话头一转,道:“然而,我们却不能忘了一件事情。”

“何事?”上官武与其叔父上官儒齐声问道。

在自己的父亲与叔父以及兄长上官文面前,上官武永远只有听话的份儿,很难插得上一句半句。

上官文手中的折扇随之一顿,侧扇于唇连,低声说道:“他可是从白夏国东归而来的。”

说完,这才直起身子,继续说道:“我算过,从梁都到固原,路长一千七百余里,水陆并相而行的话,足够太子殿下在两个月内赶到固原。”

上官儒闻言一惊,忙朝上官武使了个眼色。上官武会意,起身传令家将不得让任何人靠近,并顺手将房门紧紧合上。

“照大郞这么说,太子殿下此次前来并非如圣诏里所说的那般代天巡察了?”上官儒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看向自己的大哥上官道,问道:“大哥也认为太子殿下此来固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会见方贤?”

上官道颌首不语,转而又摇了摇头,道:“也有可能只是凑巧。”

“凑巧?”上官儒道:“方贤两个月前东归,而太子殿下又恰巧在两个月后赶至固原,单从时间上来说,世上哪有如此凑巧之事?即便如此,却又为何单独会见方贤,有什么事情还需要瞒过大哥您这位最忠实的太子党基柱?”

上官道苦苦一笑,道:“太子这栋高楼里又不只我这么一根柱子,别的不说,言太尉才是这栋高楼里最为重要的承重之柱。”

众人闻言默然无语。

良久,上官道又道:“不过说又说回来,方贤此人无论如何还是得着重栽培的。不管是为了太子殿下,还是为了我大梁的江山永固。相信你们也都能看得出来,此人绝非他外表看起来那么简单。”

上官文点应声道:“我到现在都还没能看出他的心里到底想需要什么东西,也看探不清楚他的心究竟要填上多少东西才能让他满足。当然了,我这并不是说他是个阴暗小人,只是每每见到他,总隐隐有一种被吸附进去的感觉。”

上官道接口说道:“从他能将原本水火不容的商队与马贼收拾得服服贴贴,且都甘为效死的本事来看,”上官道起身而立,一手负于背后,一手按着腰间的书卷,道:“此人日后绝对是一代权枭!”

上官文立即赞同乃父的意见,道:“他每做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的,也都再三的思忖过成败利敝,一旦决心下来,必定奋命相搏。就拿之前他应命出援景泰之事来说,他看似不大情愿,其实是早就意料到了。”

喝了口冷却了的茶水润了润嗓,接着说道:“在他率营出援前,就料到此去生死难知,便一早就说动联结了李顺与吴家兄弟,最大保障地为其搏取功业备上了足够的筹码。”

听自己最喜爱的儿子说完,上官道转目望向上官儒,道:“现在你应该明白我为何会戒心于他了吧?”

上官儒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可是,却也没必要为了拉笼他而将烟儿一生押付上吧?”

上官道听罢,哈哈一阵大笑,道:“他第一次入门拜学于我的那天,烟儿便与他大打出手……”

“竟是这样。”上官儒意领神会,也自笑道:“没想到在这西北之地居然还有人敢与烟儿碰面对打。”说完,又不放心似的问道:“大哥可曾询过烟儿的意思?万一……”

上官道颌首道:“她当初并没有回绝。再有,她后来竟将我的战甲偷去赠与那小子……诸此种种,难道还看不出她的心思?”

俄而,上官道仿佛想起了什么一般,又道:“他窜起来的速度太快了,只短短两个来月时间便升为一部之将、成一城之主,这对他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