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避股市市场动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基金进行理财。实际上,没有任何基金会只赚不赔的。很多时候,股票型基金会落后于大盘的涨幅,而股市震荡又会带来基金市值的缩水,从而引发大面积的赎回浪潮,这股风浪又会直接导致股价下跌,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刚刚进入基金市场不久的基民,由于对市场把握不准,频繁进出,以至于有的会输掉一年或是几年的利息。对于新基民来讲,能够购买到风险低而收益相对较高的基金是最理想的投资行为。为此,对照以下购买基金的四大原则,便可有效过滤基金产品,实现上述理想的投资目标。
第一,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
在本书前面的章节讲过,购买股票型基金,实际上是将资金交给基金管理者,也就是基金经理在市场上进行股票的投资,所以,能否取得较高收益与基金经理的水平直接挂钩。选择优秀的经理就等于收益已经收获了一半。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判断基金经理对基金的管理水平呢?一般来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从基金公司的网站上了解各个基金经理的资历、历史战绩以及年龄等信息。之所以要查看基金经理的年龄,是由于市场的性质所决定的。无法想象将自己后半辈子养老的积蓄交给一个二十出头刚刚大学毕业的人去打理,也许他的理论水平很高,但是基金管理更多的是需要实际的操盘经验,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基金管理者才可以将几百亿资金的管理风险降到最低。
第二,找准投资的时机
准确的时机对于投资者的收益非常重要,如果时间选择不当,不仅将损失较大获利的机会,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来讲,购买开放式基金是以当天的收盘价作为成交价格的。因此,一般应该在买入当天下午的收盘前进行操作,因为这个时候,当天的趋势已经基本明确,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从而有效规避上午买进而下午大盘大涨所带来的高价买入的风险。另外,可以考虑在大盘大跌或者急跌时买入,因为这种操作可以享有类似空头的低价买入获得的收益。
第三,优先考虑老基金
同一个基金经理可能同时管理着两只或者更多的基金品种,其中可能有本就存在的老基金,也有新发行的新基金。这个时候,投资者可以优先考虑老基金。因为新发行的基金一般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发行和建仓等环节,一般不如老基金拥有已经经过市场历练的各种优势。如果对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做一个比较就可以发现,老基金的涨幅往往要高于新发行的基金。当然,这也并不绝对,需要投资者综合考察后再做决定。
第四,选择适当的基金规模
一般投资者都会认为,基金公司的规模越大,就越有实力,而现在市场上新发行的基金动辄就是上百亿,以迎合投资者的这种想法。事实上,规模大并不完全是好事,连基金公司自己都会十分紧张。无论是谁,拿出10万元炒股和拿出100万元炒股,心态完全不一样,操作的难度也完全不同,除非家里是开银行的,那才不会对此不屑一顾。因为基金经理也是普通人,他管理者上百亿规模的基金,难度可想而知,如果正好遇上股市动荡不安,操作难度自然会相应增大,同样风险也会随之增大。因此,选择规模在50亿元以下的基金比较合适。
总之,根据上述购买基金的要点,选择购买时间,树立基金投资与股票投资所不同的中长期理念,减少进出市场的频率,成功自然就会慢慢到来。
在选择购买基金时,除了遵循上述的四大原则外,投资者还需要参考十项注意,以便能够使自己的投资收益最大化。
第一,谨慎购买,合适为宜
尽管投资基金由于有专门的基金管理者经营,以及组合投资的优势,能够较为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风险程度降低。然而这只是消除了有价证券的非系统风险,而对市场风险,也就是对于系统风险而言却无计可施。因而,投资者一定要纠正只要投资基金就会赚钱不会亏本的偏见,应当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充分评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并能够承受风险程度的基金。目前市场中的基金种类有很多,而不同基金的投资目标以及策略各不相同,获利的情形和风险大小也有所差别,投资者应对此有充分的了解后,再进行产品的选择,这样会更加理性。
第二,小心谨慎,避免投机
一些基金产品,比如在期货或者期权等衍生金融产品方面进行投资的收益可能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投资者往往抱着一种投机心理,选择了这样一些高收益的投资方向。如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世界上也不存在稳稳当当的高收益,因此在高收益的背后,一定隐藏着较高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其损失将会十分惨重。因而,投资者对于这类具有强烈投资行为的投资基金,应当小心谨慎,不要被他人一时的侥幸成功所迷惑。
第三,重点考虑,稳定基金
如果某只股票的业绩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那么这只基金的良好业绩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