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30之后靠钱赚钱> 第1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1 / 4)

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资本市场所迸发出来的波澜壮阔的“赚钱效应”,正在催生出一场前所未有的投资理财热潮。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理财意识,现代理财规划的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展开。

仿佛是在一夜间,很多国人毅然放弃传统将钱存在银行的“储蓄”式的理财模式,而一头扎进基金、保险、股票、黄金、外汇等等多样化的理财工具。同样,对于30后的群体而言,很多人都有了房子、车子、孩子,但哪一样不需要大笔的钱来买单?“如何让钱生钱”是已入而立之年的人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理财热闹表象下,30岁后的人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你的家庭财务状况健康吗?

或许有人认为这个不重要。事实上,不仅普通家庭需要彻底检查自身的家庭状况,即使你有很多钱,但也未必就能保证你的家庭财务是健康的,因为危机很可能就潜伏在某个地方,而你却丝毫未曾察觉。对家庭财务现状进行剖析是理财的起点,如果没有健康的财务现状,则一切美好的未来都无从谈起。

建议通过确定家庭的财务目标,制定财务计划,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不断地积累和合理地运用财富,从而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借由家庭理财,可以降低和控制人生中面临的各类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

那么,如何进行家庭财务状况的“体检”呢?

首先,我们要填制家庭理财中两个重要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个人资产和负债在某一时点上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

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两大类。其中金融资产按照其流动性高低又可分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与其他金融资产。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流动性高,收益低。金融资产流动性低,但收益相对较高。

负债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各种货款、信用卡透支和其他负债。

净资产是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是家庭真正拥有的财富。提高净资产规模是家庭理财的重要目标之一。

现金流量表

它反映一定时期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通常分为收入、支出、结余或超支三栏。

收入和支出说明家庭现金来源和去向,结余则表明家庭的储蓄和支付能力。

在通常情况下,收入应大于支出,如果出现需变卖资产或负债才能维持正常开支的情况,家庭净资产规模会逐渐缩小直到破产。改善这种情况需通过开源和节流,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有了以上两个表,就可以对家庭财务状况进行“健康”分析了,分析主要通过财务比率分析完成。

财务比率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结余比率

结余比率=结余\/税后收入

这是一定时间内结余和收入的比值,通常为一年。

它反映家庭提高净资产水平的能力。 比如,某家庭年税后收入10万元,年结余3万元,则其结余比率为3万\/10万=0.3,家庭除支出外,留了30%的税后收入用于投资或者储蓄。

结余比率应保持在10%以上。

2.投资与净资产比率

投资与净资产比率=投资资产\/净资产

它是投资资产与净资产的比值,反映家庭通过投资提高净资产规模的能力。

投资资产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金融资产和以投资为目的的实物资产。

投资与净资产比率应在50%左右为宜,在50%的水平下,即可保持适当的投资收益,又不会面临太高风险。对于年轻人,由于资产积累时间短,投资能力较低,比率在20%左右属正常情况。

3.清偿比率

清偿比率=净资产\/总资产

它反映家庭或个人综合偿债能力。

清偿比率应高于50%,保持在60%-70%为宜。

如果低于50%,说明对外债务是资产主体,一旦出现收入下降或者债务急需偿还情况,很容易面临损失资产甚至资不抵债的困境,比如拥有50万的总资产,其中35万是房贷,净资产为15万,清偿比率为30%,一旦收入下降,无力负担贷款,就面临房产被收回的风险。

清偿比率高于70%,负债很少或者没有负债,说明没有合理利用应债能力提高个人资产规模,财务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4.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总资产

负债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总资的比值,与清偿比率为互补关系,同样是用来反映综合偿债能力的。

负债比率应低于50%,保持在30%-40%,过低表明没有利用负债提高资产,过高则面临较大的还债压力,也不适合。

5.即付比率

即付比率=流动资产\/负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