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5章
除夕的前一日,宗越还在冀国公府读书至深夜。姜少微看了看时辰,说道:“今日就到这里,明日后日休息两日,年初二以后照常来。”
宗越想了下,多要了一日的假期,“初二有事,初三以后吧。”姜少微抓他功课很紧,不喜他这副讨价还价的样子,肃然问:“何事?”若理由不够正当,他是不会允的。
“初二我要去罗家。"宗越说道。
姜少微顿了顿,反应过来,初二罗婉要回娘家,宗越这是要陪同。他不陪同自也是可以的,但他既提出要同去,姜少微没理由不通融。“嗯。"他淡淡应了声,算是允了。
“这是给你的。"宗越临走前,特意指了指一个狭长的漆木小盒。他今日来府上,提了一个大匣子,里面装着三个小盒,概是给他们兄弟三个的礼物,算是感谢他们这阵子陪着他读书,指导他功课。“你我之间,不必客气。“姜少微说话总是波澜不惊,甚乎有些淡漠。宗越早习惯了他这副神色,拍拍他肩膀,“跟我客气什么。”送走宗越,姜少微打开漆木小盒,见里头是一支毛笔。别看宗越不好舞文弄墨,对笔墨纸砚这类却也是懂的,回回送他的都是最好的。
不管宗越品性如何,对待别人如何恶劣,在外面如何喜欢惹事生非,但在冀国公府,在他们三兄弟和母亲面前,他是很听话的,从不会惹事,甚至在他忙于公务,两三年没空回来探望母亲时,会经常来看母亲。他和他长的很像,母亲甚至会故意叫他穿上他的衣服,就当作是他在身边。有些过于花里胡哨的丑衣服,他不爱穿,给宗越,告诉他是母亲喜欢的,他就不会推辞,会穿着好让母亲高兴。
姨母去的早,宗越三岁时就天天往冀国公府跑,同他一样唤母亲做阿娘,母亲疼他,在情在理。
母亲也很喜欢罗婉,常邀她到家里来,对她也很照拂。他在读书时,她有婚约,他不能有非分之想,后来她退婚,可是要为亡母守孝,他便想,再等等,等她三年孝期一过,他就请母亲去提亲,母亲那么喜欢她,一定会很乐意。
可谁料,他做江淮转运使,在扬州多耽搁了一年,回来她就已嫁做人妇,还是嫁给了他的表弟。
甚至没有人给他递消息,说她要成婚了。
罗婉成婚,不与他递消息合情合理。表弟成婚,该告诉他一声的,可是也没有,母亲给出的理由是不想耽误他的正事。姜少微望着那支笔发呆,没留意书房外的脚步声,听见动静时,韩夫人已经推门进来了。
“我看书房亮着灯,以为明檀还没走,原是你一个人在这儿,怎么还不去歇?”
韩夫人笑吟吟地说着话,看见桌上的几个漆木匣子,又道:“这是明檀给你们带的吧,那孩子,有时候真懂事的让人心疼。”姜少微淡淡应着母亲的话,开始收拾书案,也打算回房歇了。“潞国公府柳家的十三娘,就是前几日,我给你提过的那位女郎,你瞧着怎么样?”
姜少微手下一顿,却很快神色如常,继续收拾着。“明檀小你一岁,都成婚了,你之前忙公务,我没拿这事烦扰你,但现在,转运粮食的事情已经谋定,你不必再往扬州跑,也该成家了。”韩夫人这些时日越发频繁的赴宴应酬,就是为了姜少微的婚事。她继续说着:“柳家十三娘品性温良,也才过及笄之…“母亲。"姜少微打断了她的话,“开年之后,圣上要我去北边一趟,不知要多久,等回来再说吧。”
姜少微名满京城,韩夫人从不担心他的婚事,听他又说起公务,知他有搪塞之意,却也不逼迫催促。
她知道,儿子规矩守礼,不会在外面乱来,到最后,娶妻之事一定还是听她的。
“你啊,一心扑在公务上,也不知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郎,不像你表弟,十七岁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人,那段日子天天往咱家跑,每次来了都去水橡看鱼,一待一整日,他现在得遂心愿,你们姨母泉下有知,一定开心的很。”姜少微沉默了会儿,终是忍不住问了句,“表弟十七岁就喜欢罗姑娘了?”韩夫人看儿子一眼,状作漫不经心地提醒他:“是啊,你也不知道吧,明檀十七岁,就喜欢阿婉了,他如今终于娶了她,为了她都肯如此用功读书,他对阿婉,也算是用心良苦。”
姜少微不再说话,把母亲送回去歇息,才回了自己房中。雪色很重,即使房内没有掌灯,也被照进了一片冷白,桌案上放着的珠串便清清楚楚映在了眼中。
姜少微拿起,皱眉对自己养的猫训了句:“狸奴,谁叫你翻我东西。”这珠串是红豆所制,长安没有红豆,扬州才有,人唤此物相思子,是他亲自从树上摘下,请匠人磨成的珠串。
他也画了一幅相思子,本打算在她生辰日,一并送出的。但是晚了,她已是他的弟妹了,他没有资格,没有机会再送她生辰礼物。他把那幅相思子改作梅花,也是要割舍掉这份从未见过天日的情愫。这红豆珠串,他也没打算再留的,不知扔到了哪个特角旮旯,叫猫儿给翻了出来。
姜少微负手立在窗前,望着窗外茫茫积雪,那珠串在手中摩挲片刻,打开窗子,一扬手扔了出去。
积雪已深,白茫茫一片,珠串不知陷在了何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