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悄然笼罩着繁华的咸阳城。
许久未曾有过这般热闹的天策府,今夜却被温暖的灯火所点亮。
那昏黄的光晕透过窗户,洒落在庭院的石板路上。
屋内,一张宽大的方桌之上,摆着几道热气腾腾的小炒。
都是李承乾亲手做的。
李承乾身着一袭素色长袍,面容温和,正与李明达、李季明围坐在一起,共享这难得的小团圆饭。
李明达和李季明姐妹俩,一个温婉娴静,一个活泼俏皮,此刻都面带笑容,聆听着李承乾讲述着一些官员的糗事,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
可这份温馨之中,却隐隐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哀愁。
自从李世民龙御归天,李明达和李季明便对这曾经熟悉无比的天策府,生出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留存着她们与父皇相处的点点滴滴,每一次踏入,回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们既眷恋又心痛。
在她们的心底深处,始终无法真正接受李世民已经离去的事实,仿佛只要不去提及,只要不去面对,父皇就依然会像从前一样,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出现在她们的面前,慈爱地抚摸着她们的头。
或许,这也正是李世民在晚年时,没有与他们进行那一场悲伤道别的原因。
他知道孩子们对他的眷恋,也明白自己的离去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伤痛。
所以,他选择了悄然离去,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在孩子们的心中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
这道墙,隔绝了生死,却也让他们更加坚信,父皇的爱,从未远离,他一直都在他们的身边,守护着他们。
正当三人沉浸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有说有笑之际,门口处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张显怀,步伐有些迟疑地走到了门口。
他的神色略显紧张,眉头微微皱起,手中紧握着一份情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他望着屋内有说有笑的陛下和两位公主,一时间,不知道是否该在这个时候将手中的情报呈递给陛下,打破这难得的温馨氛围。
李承乾察觉到了门口的动静,微微侧头,看到了张显怀那纠结的神情。
他微微一愣,随即脸上露出温和的神色,挥了挥手,开口说道“来,显怀,情报来了吧,都调查清楚了吗?”
张显怀听到李承乾的召唤,微微一怔,随后快步走到李承乾面前,微微躬身,点了点头,说道“陛下,都调查清楚了,只是……”
他的声音有些发涩,话语在嘴边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着该如何开口,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只是什么?”
李承乾眉头微皱,目光紧紧地盯着张显怀,等待着他的回答。
见张显怀吞吞吐吐的样子,李承乾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从他手中接过了调查报告,目光迅速地在报告上扫视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李承乾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起来,原本温和的目光中,渐渐燃起了怒火。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报告上详细记录着那对母子的情况妇女名叫苗秀兰,儿子郑之唤,先天智力残疾,现就读于咸阳大公小学。
郑之唤的父亲郑为民,乃是浙江道人士,早在乾武二年便定居咸阳,却在残酷的高句丽战役中,为了保卫大唐的疆土,奋勇杀敌,最终不幸壮烈牺牲。
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每月发放二两银子的抚恤金,外加一笔百两银子的阵亡抚恤金。
可即便有了这些抚恤,他们的生活也过的很简朴。
居于城东栏街中。
更让李承乾感到愤怒的是,郑之唤在学校里,因为先天智力不足,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反而多次遭到同龄人的欺负。
那些不懂事的孩子,无情地嘲笑他、殴打他。
“啪!”李承乾猛地将报告重重地拍在桌上。
桌上的碗筷都跟着震动了起来。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眼神十分骇人。
李明达和李季明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李明达反应迅速,连忙拿起报告,快速地浏览了一遍。
看完后,她轻轻叹了口气,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了一旁同样好奇的李季明。
“大哥,消消气,为了这点事,不值得生这么大的气,处罚了那些欺负人的孩子就行。”
李明达轻声劝慰道,她伸出手,轻轻握住李承乾的手臂,试图让他平静下来。
李承乾摇了摇头,神色严肃,语气中带着威严,说道“兕子,你不明白,这不是一件小事。”
“在以往,这样的事情或许可以被容忍,可以被忽视,但在我乾武一朝,绝不能姑息!”
“朕要让所有的不公都无所遁形,绝不能让那些为国家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英雄,在身后还要看着自己的妻儿遭受欺凌。”
“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在朕的治下,正义必将得到伸张,绝不容许任何伤害英雄家属的事情发生!”
“英雄为国家付出了生命,他们的家人理应得到保护,而不是被人欺负!”
“别说是英雄的孩子,就算是普通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