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历尘劫> 第82章 商业帝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商业帝国(1 / 1)

云逸山庄,位于京城外的一处深山之中。这片山层峦叠嶂,山势峻险,原属前朝皇商胡广厦的私产。前朝被灭之后,这胡广厦也被满门抄斩。这片山林也就成了无主之地。

苏家自从在京城初步站稳脚跟之后,便有了更为宏伟的规划。而这规划要从还要从一次偶尔的北路商运开始。

苏家刚到京城,苏然与三弟苏天向北开拓商路,他们带着中原货物,来到北疆边城,这里虽属边疆,但是由于朝廷与北部各族通商政策极好,所以每座边城都是通商口岸,方便国内外的商贾百姓相互贸易,因此,也造就边城的经济繁盛。

北方各族多属游牧民族,对于金钱的概念比较淡薄,所以贸易也是以物换物的形式比较多。因此。所以钱币在边关的使用率并不高。许多商人在其中就能寻找许多商机。

之前,边关的士兵要是想与购买外夷的商品,就要先向本朝商人购买商品,再择机与北夷部落的人进行交换。这样就非常麻烦,而且往往也换不到自己中意的东西。

所以,有的商人便与这些士兵达成协议,可以将自己想要的东西,登记造册,而他们则按照名单和数量与北夷进行交易,换回来之后再与士兵交易,换回铜币或银两。

苏天也是在这种贸易形式下发现了更大的商机。这一日,苏然从边城换回大量的铜币,平时量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但这一次数量比较大,所以他就感觉特别沉。

苏天心中暗道:不对呀,这么多铜币按理说,没有么沉呢。于是他拿出铜币,与在京城的等量铜币两相比较,竟然真的让他发现端倪。这边关的铜币竟然比京城的铜币重一些,而且制作工艺也好不少。如果单是几枚在一起,还以为是新老铜币的原因。而如果是大量的边关铜币在一起,那差距就一下子上来了。

为什么边关的铜币会比京城的铜币要重,工艺要好?难道是边关的铜币很少流通吗?没有京城铜币流量磨损严重?

于是,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大哥苏然。起初苏然也并没有太过在意,但是经过大量的比较,这让苏然也发现这其中必有蹊跷。

经过仔细比对,他们哥俩发现,平均一枚边关铜币要比国内通行的铜币要重近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四枚边关铜币就能抵得上国内通行的五枚铜币,这要是能回炉重铸的话,这里面就将近有25%的净利润。这个发现让哥俩兴奋不已,如果能重新铸造,那将能多赚多少钱啊?!

只是这私人铸造钱币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刚刚升起的念头,就立刻灭了下去。但是这其中一定有文章可作,只是如何能将这些边关铜币发挥更大的价值,这成了他们哥俩要思考的问题。

而另一个问题是,这些铜币为什么和国内流通的不一样,是真货币还是假货币?他们带着疑问,在京城中暗访,发现在京城的市场上,这种铜币也有流通,只是份额不高。而他们用手中的这些铜币可以正常购物,商乎没有丝毫的怀疑。

这些发现,这整个苏家都顿时一惊,那天然的商人的血液,对这边关的铜币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度。因主这,苏家父子先后密谋了几次,并将这个发现列为他们的最高机密。最后还是由苏然和苏天兄弟俩负责追查边关铜币的事宜,而苏然和苏浑则负责在京城和国内其它地区关注这边关铜币的事宜。

后来随着边城贸易的次数增加,他们发现,边城士兵集中使用这些铜币交易与他们发军饷的日子非常吻合。这就说明,每当发军饷之前,必定有大量的铜币运送至边关。

这一查探,竟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这铜币竟然采自平阳县山谷。这是私铸的假币,只是这假币制作的比真币货真价实罢了。

而且,这平阳山谷之中竟然还制造兵甲,这让苏然与苏天惊掉了下巴,天底下还有人做这种谋反的生意吗?这得是多大的胆子,敢这么干!

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兵甲竟然穿在北疆士兵和守将的身上。原来,这些属于私人订制款。而在边城的地下市场也有如此制作兵甲的地下作坊,主要是为士兵做一些甲胄修补的工作。

本来这些工作是由朝廷专门的军需制造所来完成。但是这几十年来,国家对外少有战事,所以这些部门日常并无多少工作要做,因此,后来这些部门竟然慢慢裁撤,成了空壳。而有些手艺工匠,索性就留在边城,平时既打农具,也修补兵器,甲胄,生意竟然也还过得去。

于是,每到军饷发放之前,苏家的商队都会从京城出发,按照士兵所需的物品,与北夷各部交换物品,然后再与士兵进行交易。由于价格公道,苏家竟然慢慢成为边关与士兵交易最大的商家,也逐渐成为与北夷部落交易的大商家。

这一来二去,苏家商队与边关上到守将,下到士兵竟然都打的火热。而一些退役的将校,竟然要主动加入到苏家商队的押运队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