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压在秦太子府的书房之上,仿佛要将这座府邸的秘密统统掩埋。嬴政的书房里,昏黄的烛光在微风中瑟缩摇曳,那豆大的火苗好似一只被困的飞蛾,奋力扑腾,却依旧被黑暗紧紧裹挟。这微弱的光芒在空气中忽闪跳跃,将书房内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若有若无的神秘光晕之中。四周的书架层层叠叠,摆满了泛黄的书籍和古朴的竹简,它们静静伫立,仿若在无声诉说着秦国历经的兴衰荣辱。此刻,书房的案几上杂乱地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情报信件,每一封都承载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恰似一颗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在过去的几天里,李斯、蒙恬、凌霜、蒙房和吕不韦不辞辛劳,全身心投入到情报收集工作中。
蒙恬身着一身黑色夜行衣,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悄无声息地穿梭于秦宫的宫殿屋顶。他的身影敏捷矫健,恰似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每一步都踏得轻盈稳健,几乎不发出一丝声响。他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侍卫,像一只潜伏的夜猫,悄然来到公子成蟜的住处附近,隐没在暗处,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公子成蟜的房门,不放过任何一个进出的人,耳朵也竖得高高的,试图捕捉到一丝有用的信息。
一连几日,蒙恬都在暗中观察,却一无所获。这日,他如往常一样潜伏在屋顶,月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突然,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传来,蒙恬立刻警觉起来,屏住呼吸,将身子伏得更低。只见一个身形矮小的黑影,鬼鬼祟祟地靠近公子成蟜的房间,左右张望一番后,迅速闪了进去。蒙恬心中一紧,暗自嘀咕:“终于有动静了。”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扇紧闭的门,手中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匕首,做好随时行动的准备。过了许久,黑影才匆匆离开,蒙恬犹豫片刻,决定跟上去一探究竟。他施展轻功,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在屋顶上迅速移动,紧紧跟随着黑影。黑影似乎有所察觉,脚步加快,在宫殿的走廊间穿梭。蒙恬不敢大意,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最终,黑影消失在一处偏僻的庭院中。蒙恬在屋顶潜伏了许久,也没有再发现异常,只好带着满心的疑惑返回。
凌霜则凭借自己超凡的轻功,如一只夜枭般潜伏在秦宫的花园中。她藏身于花丛之间,借助茂密的枝叶作为掩护,静静地等待着时机。当她发现有可疑人员出现时,便像一只灵动的狐狸,悄悄地跟在他们身后,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距离,生怕被对方察觉。她的眼神锐利如鹰,时刻关注着周围的环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凌霜在花园中已经潜伏了好几天,蚊虫的叮咬让她浑身瘙痒难耐,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这日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凌霜正隐藏在一丛牡丹花丛后,忽然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她微微探出头,只见两个身着黑衣的男子,正低声交谈着,神色慌张。凌霜心中一动,悄悄跟了上去。那两人似乎十分谨慎,不时停下脚步,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凌霜不敢靠得太近,只能远远地跟着。他们来到一处假山旁,其中一人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给另一个人,然后匆匆离开,另一个人一路小跑却不小心把信掉在地上。凌霜见状,迅速施展轻功,来到假山旁。她捡起地上的信件,心中一阵激动,然而,当她打开信件,却发现上面写满了奇怪的符号,她眉头紧皱,暗自思忖:“这是什么意思?看来得找蒙房姑娘帮忙解读了。” 她将信件小心地收好,继续潜伏在花园中,等待着下一个线索。
李斯乔装打扮成一个普通的商人,头戴斗笠,身着粗布麻衣,完全融入了市井的喧嚣人群之中。他在热闹的酒馆、嘈杂的茶楼等场所,与形形色色的人交谈,从他们的口中收集着各种消息。他巧妙地引导着话题,让人们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李斯每日都会来到城中最热闹的酒馆,点上一壶酒,坐在角落里,看似悠闲地饮酒,实则竖起耳朵,倾听着周围人的谈话。一日,酒馆里人声鼎沸,一个大汉喝得满脸通红,大声说道:“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公子成蟜的府邸进进出出的人可多了,看着都不像什么好人。” 李斯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端起酒杯,缓缓走到大汉身边,笑着说:“兄台,我初来乍到,不太了解,这公子成蟜府中之事,还望兄台赐教。” 大汉看了李斯一眼,见他一脸诚恳,便又灌了一口酒,说道:“哼,我可听说,公子成蟜最近和一些神秘人来往密切,也不知道在谋划什么。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他和一个黑袍人在巷子里密谈,那黑袍人看着就阴森森的。” 李斯心中一惊,表面上却装作若无其事,继续与大汉闲聊,从他口中套出了更多关于公子成蟜和神秘人的消息。
蒙房凭借着自己医者的身份,在秦宫的各个角落走动,为宫女太监们治病。她一边为他们治疗,一边不动声色地询问着一些问题。她的语气轻柔而温和,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因此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