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强烈憧憬是认真的动力来源
能力不代表成功,
认真才是出路。
认真做事,认真做人,
细节里蕴藏着大智慧。
你怎样对待工作和生活,
它们就会怎样回报你。
成功与机遇,
永远都属于认真对待一切的人。
所谓心中有梦,筑梦踏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理想的人,生活不单因为有目标而更充实,也因为心怀希望,而对未来永葆热情的动力。
有“现代武训”美称的王贯英先生,是一位拾荒老人,虽然他没什么学历,且以捡废弃物维生,但他脑海中却一直有一个愿望:兴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图书馆。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王贯英总是将捡破烂的钱拿来买书,并将买来的书送到图书馆,以帮助清寒的学生。
因为坚持着这种理念,王贯英所捐赠的书遍及海内外,当他去世时,有关部门特别为他在市立图书馆的古亭分馆成立了“王贯英先生纪念图书馆”,内有王先生所保存的两千多本书与文物,以让大家在阅读之余,更能感念他的心血。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老人能有如此大的毅力和恒心,除了佩服他的毅力外,我们也更相信,只要心中永远充满希望,一定会有源源不绝的动力产生,而因为这份力量的催动,在任何地方都会有像王贯英这样努力圆梦的人。
1914年,7岁的田边茂一随着父亲到日本桥看热闹,然而,各种表演都无法引起他的兴致,正当他感到无聊而转过头去时,他看到了身后书架上满满地陈列着烫金的外文书,这些书使得他眼睛为之一亮。
“就是它了!”小小的田边茂一感到内心喜悦无比,此后,无论他上小学、念中学,他总是常常告诉同学们:“我以后要开书店!”
1927年的1月,22岁的田边茂一,向一家木炭批发商借了60平方米的土地,并在土地上盖了一栋二层楼的房子,完成了他从小就想实现的愿望。
从只有一名男店员和一名女店员的新宿总店开始做起,此后田边茂一积极地扩展他的版图,在日本各地开起书店。
当被问起为什么如此执著于开书店时,田边茂一笃定地说:“因为我从小就对文化事业抱着强烈的憧憬。”
正因为如此,当第一家“纪伊国屋书店”筹备时,他就把书店的上下两层分成不同的店面,第一层卖的是书籍和杂志,第二层则辟成一家画廊,而非全然卖书。
人人在小时候都有过梦想,然而长大后能够忠于小时候的梦想、并实现梦想的人并不多,田边茂一却不同。
这位“纪伊国屋书店”创始人说:“‘我要开书店、当一个书店老板’的强烈憧憬,一直烙印在我的内心无法抹去。”
虽然田边茂一将他能实现梦想的一部分原因归于周遭的环境,但不可否认的是,若没有他那足以完成梦想的坚强信念,怎么可能一帆风顺!
§第二节 做到自己认为的“好”为止
只要你做到自己认为的好为止,有这样的要求和执著,即使达不到十全十美,也一定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无悔的成果。
如何从1万户待售的房子中,找出其中最好的50户?
在台湾一份名为《房屋志》的杂志中,有一个“Best Buy”栏目,专门向读者介绍好房子。为了完成这样的超级任务,杂志社不但请来了专业的人员执行此单元,还向中介公司要求,希望能亲自到现场看房子。
“你们要去现场?”听到这样的要求,中介公司带着一副“你们很无聊”的口吻说:“不然这样好了,我将平面图传给你们!”
“不行,我们一定要自己去看。”
原本,中介公司以为,这些人员只是随便看看而已,谁知到了现场,却发现大家扛来各式各样的装备,将房子上上下下丈量了一番,看得中介人员一个个傻了眼。
“你们……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位中介人员纳闷地问。
“虽然我们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不是最好的房子,但是,我们所推荐的房子一定要经过现场检查和勘测才行。”
凭着这样的精神,无论刮大风、下大雨,或者寒流来袭,总可以见到“Best Buy”的人员,带着几公斤重的仪器,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房子里。
“像你们这样每一个房子都要看,一定会累死。”中介人员下了结论。
累吗?
想想看,如果要你一天看5户房子,而且房子的地点有可能散布在台北、土城等地区,不累才怪!
那么,“Best Buy”的人员为什么非得这样做呢?
因为,他们抱着“做到最好”的态度来对待这份工作,即使别人觉得这样很傻、很累,但他们就是甘之如饴。因为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他们不仅在工作上表现优秀,更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掌声。至于因为有同样的工作态度而成功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