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市纪委食堂。
李达康被一群人前呼后拥着走进食堂。
“李达康?他不是被纪委逮走了吗?”
其他科室的职员看到李达康,才知晓他已回来工作。
一时间,食堂里像炸开了锅,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被纪委隔离审查后还能安然无恙地回来,这概率简直和中双色球五百万一样低。
有人坚信李达康是清白的,所谓真金不惧烈火淬炼。
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李达康太会隐藏,没被纪委抓住把柄才得以重回岗位。
就在讨论进入白热化时,又一位引人注目的人物踏入食堂。
“嘿,那不是市长秘书易学习吗?”
“是啊,就是他。”
“他不在市政府好好待着,来市委干啥?”
“可能是提前来熟悉环境吧。”
“提前熟悉?难道沙市长要当沙书记了?”
“很有可能。之前就有传闻,说高育良年纪到了就去省人大,沙市长顺位接班。
现在高育良出事了,沙市长提前接班也正常。”
高育良已然成为历史,李达康似乎也被大家视作明日黄花。
即便没受牵连,众人也觉得他难再有大作为。
于是,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前途似锦的易学习。
那些想攀附的人,急忙凑到易学习身边套近乎。
“易秘书,您可是大驾光临啊!我还是第一次在市委看到您呢。”
易学习笑容满面地说:
“来市委办点事儿,正赶上饭点,就过来吃顿饭。”
“以后说不定要常在市委吃了。”
一个马屁精赶忙接话。
毕竟沙瑞金若接任书记,肯定会把易学习带过来。
“那得听领导安排。领导让我在哪吃这碗饭,我就去哪吃。”
易学习爽朗地大笑起来。
忽然,他眼神一扫,看到了在角落默默用餐的李达康。
市委和市政府属于两个不同的行政体系。
正常来讲,书记秘书与市长秘书之间,理论上几乎不存在交集。
可实际情形却是,易学习与李达康之间暗流涌动,明争暗斗了数年时光。
他俩年龄不相上下,还在同一年成为了各自领导身边的专职秘书,一度被誉为京海官场上升起的两颗潜力新星。
只不过,李达康这颗星的光辉一直比易学习稍胜一筹。
一方面,市委书记在行政序列里排在市长之前。
这使得大众下意识地觉得,书记秘书的地位也理所当然地高于市长秘书。
另一方面,李达康的业务能力确实更胜易学习一筹。
撰写材料是李达康的强项,但凡书记和市长同时出席并发言的场合。
书记的发言稿总是能在文采、深度等方面压过市长的发言。
而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发言稿,无一不是李达康的心血结晶。
这让易学习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甚至自掏腰包请中文系的教授帮忙操刀写稿。
可即便如此,写出来的稿子和李达康的相比,依然相形见绌。
就因为这稿子的事儿,他可没少挨市长沙瑞金的数落。
但时过境迁,如今高育良东窗事发被查,李达康的光芒似乎也随之黯淡了下去。
-------------------------------------------------------------
“这不是李秘书吗?”
易学习带着一丝复杂的神情,大踏步径直朝着李达康的饭桌走了过去。
李达康正津津有味地干着饭,冷不丁听到一声招呼。
抬头便对上了易学习那张写满幸灾乐祸的脸。
“这不是易秘书嘛。”
李达康不慌不忙地放下筷子,眼神里透着一股寒意,直视着对方。
“我们可真是好久不见啦。”
易学习咧着嘴,假惺惺地笑着。
“好久?我怎么记得,咱俩上周才见过呢?”
李达康心里明白,易学习这是故意找话茬,想让自己难堪。
“上周?”
易学习故弄玄虚地掰着手指头,嘴里念念有词,
“这才过了四五天呐。不过话说回来,这四五天李秘书到底跑哪儿去了?跟人间蒸发了似的。”
“厉害啊!”
周围在食堂吃饭的人一听易学习这话,都知道他在揭李达康的短。
目光“唰”地全集中到了李达康身上。
李达康却镇定自若,神色如常地回答:
“纪委找我了解点情况,我一直在配合调查。可惜了,让你失望了,没查出什么问题。”
“现在没查出来,不代表以后也查不出来。”
易学习鼻子里哼了一声,满脸不屑,
“回头我得跟纪委的领导好好说道说道,一定得让他们加大力度,绝不能放过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