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55章 公侯亦可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5章 公侯亦可封!(2 / 3)

打到了内阁里去。

虽然按照戚继光说的,王崇古也承认,他想要掌握九边马政、抚治边民。

看着这差事不怎么起眼。

可这是治边又治民的差事,全然不同于一镇总兵,甚至总督。

戚继光若是坐上河套镇总督,往后至多也就是以功勋升兵部。

而入内阁,却是要有治民的经历和经验,若是再加上治边之功,那步入内阁就是加分项了。

更不要说王崇古还想要掌握边镇马征。

往后明军每一次铁骑出关征讨,都得要记上王崇古他的一份功劳。

而王崇古见严绍庭已经彻底明晓自己的打算,却又久久不语。

他倒也不再心急。

反倒是慢条细理的解释起来:“大将军也知我朝边镇人事复杂,这一遭大将军创立不世功勋,定当震动朝野。可河套置军修城建墙,山西、延绥等镇顺边镇之变,应先帝之旨,势必清军,汰撤边镇卫所军马。下官不才,却因出身晋地,又历关中,于山陕之地,还算有几分分量。”

严绍庭面生笑意,却又平静无比的开口:“王督抚的意思,是不是在与本官说,本官若举督抚,则督抚便可替本官平边镇不满?”

一旁的戚继光则是双眼一凝,眼神中杀机浮现。

王崇古耳目不动,却赶忙拱手低头:“下官不敢有此意。”

严绍庭却只是淡淡一笑,挥了挥手,而后朗声道:“本官出京之前于兵部有议,召王督抚为征北副将,便有一份算计在内。如今王督抚与本官所言,亦皆在理。我朝九边,上起二祖,二百年来,盘根错节,亦非本官一人可平可解。督抚欲以晋人出身,而平边地诽议,本官岂能不知?”

他慢吞吞的剖析着。

可王崇古的脸色却一分分的凝重起来。

喘息之间。

严绍庭却是冷声道:“王督抚是不是还觉得,若是本官不从,则山陕两地,便要流言升腾,朝廷清军设镇置军一事便会有波澜滋生,乃至生出事端?”王崇古面露不安。

他眉头紧皱,自觉没有说错话,怎么就让严绍庭恼起来了?

毕竟从他的角度去看,由他和严绍庭达成这笔交易,对严绍庭来说才是最佳选择。

王崇古当即开口:“大将军雄姿英发,文韬武略,便是有宵小之人从中作梗,也必是螳臂当车,不值一提。下官绝无此意,更无以此挟大将军之举。”

虽然自己远比严绍庭年长许多,虽然自己已经是四镇总督。

可王崇古很清楚,自己和眼前这个年轻人相比,在朝中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严家啊!

这可是严家啊!

严绍庭在一番质询压得王崇古低头不敢多言后,却与戚继光对视一眼。

而后他慢慢露出笑声。

“督抚今日所言……”

“本官应下了!”

当王崇古好不容易反应过来,自己想要图谋的事情,竟然已经得到了严绍庭这个年轻人同意时,他的背后却已经传来了马蹄声。

转过身。

只见严绍庭已经驾马,与戚继光向着千年古白道在阴山北麓的出口处赶去。

王崇古一时漠然。

而后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终了却又苦笑着摇了摇头。

自己到底是棋差一招,输给这个年轻人一筹了。

自己所求之事。

竟然全都早已在对方的算计之中!

可笑!

可笑!

……

“哈哈哈哈!”

“欣之!喜之!”

乾清宫东暖阁中。

皇帝肆无忌惮的放声大笑,手指在面前堪舆上不断的滑动着,勾勒出一条无形的边墙。

“润物所言,朕甚为认同。”

“守河套必守阴山,而守阴山则必攻漠北。”

“唯有攻守易型,以攻为守,驱逐贼子,方可止戈于长城以南。”

朱载坖将严绍庭在密奏中所说的欲复秦长城和长城以北筑造卫城的设想全盘说出,而后挥手道:“此番俺答部驻河套之军已然溃败,蓟镇来犯土蛮贼部,定然将要闻讯退之。内阁当命昔日抽调之各地卫所,撤出京畿,各自回营。”

一开始土蛮部进犯蓟镇,朝廷还人心惶惶。

后来朝廷也反应过来,这是和西边的俺答部打配合,给大明施加压力。

那现在俺答部在河套的十万大军已经溃败,只要消息传开,土蛮部就没有理由和胆气继续留在蓟镇外了。

高拱当即拱手领命。

朱载坖却又说道:“虽然各地卫所尚未出战,但将士们奔波两地,亦是辛苦,可命户部与兵部商议,拨付赏银,莫要叫军中儿郎生出怨言,亦是激励将士卫国之心。”

这都是该有的事情。

高拱亦是再次颔首遵旨照办。

而这个时候,朱载坖却又目光一动,再次幽幽开口道:“元辅,诸位阁老,这一次润物引兵出征,朕也确实未曾想到战事竟然能如此顺利。此次润物复套之功,可谓壮我大明百年之憾,朕又初御社稷,肩挑宗社,自当赏罚分明……”

高拱眉头一动,感情大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