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1976步步生莲> 第1048章 要开锣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48章 要开锣了(1 / 2)

快十点时,通过考试的九十七名技术员回到宿舍。更早时回来的那部分人,已经收拾完随身物品离开了。

原本没打算让淘汰的今晚就走,是有不少人没脸待下去,回到宿舍就开始收拾东西。韩文泓怕有想不开的,赶紧向高副院长汇报,随后安排车都给拉走了。

安排去哪过夜,曲卓没问。爱去哪去哪,跟他没关系。

打发方文山去五室,按照他那两套卷子的标准再出两套题,便开着小破车回家睡觉了。

为啥再出两套题?

还有三十五人,因为路远没到呢。等全到齐后都得过一遍……

转过天快八点时,曲卓到单位后直接奔18号楼会议室。

昨天留下来的九十七个人,外加后半夜刚到的五个人,已经在会议室集合半天了。

国科院系统和四机部的十多位领导,坐在后面小声说话。

曲卓进到会议室,直接走到前面。不用做任何吸引注意力的动作,所有人的视线全都聚焦在他身上……

“不讲废话,说一下后面的工作安排。”曲卓完全没有铺垫的直接开场:“7899项目的设计,将延续S-1型计算机的架构及指令集。

今天到九月十五日,所有人从软硬件两方面,深入了解S-1型计算机。九月十六日至十八日,由沈绪榜和黄玲义两位项目组长,带领的大家熟悉新一代计算机的设计要求和预期指标。

九月十九日,所有人分为十个设计小组,软硬件各五个。各小组组长由上级指定,每组人员由组长自行招募。

九月二十日到十一月二十日,硬件组,将完成七款主要芯片的设计和测试。软件组,要完成全套图形化界面的前端设计。

十一月二十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完成所有软硬件设计,并拿出测试机。

注意!我说的是最慢的进度表。除非发声不可抗力事件,具体完成时间只会提前不会滞后。都听清楚没有?!”

“听清楚啦~~~”一百多号人发出整齐…但不那么坚定的回应声。

初听有一百多天的时间,感觉很宽裕。

等将项目细分后才发现,时间也太紧了吧?

就算不眠不休,都不知道能不能赶完……

甭管信心足不足,从项目正式启动伊始,每个人都上紧了发条。

项目启动会不到一个小时就开完了,所有技术人员没动地方,直接开始上课。

在从早到晚的高强度学习下,深入了解S-1型计算机的系统及架构,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天完成。

课程结束时,项目组所有人员到位。后来的三十五人被淘汰了十三个,人员数量确定为一百一十九人。

九月十六日上午,所有人完成了对新一代计算机设计要求及参数的学习。

午饭前,在沈绪榜和黄玲义的建议下,高副院长宣布了十名小组长的名单。

午饭后,十位新任小组长,开始招募自己的组员。每个组保证至少三名主力成员,余下名额由考助理补足……

闹哄哄的选人开始时,曲卓去了北大。在大饭厅给从大一到大三,包括半导体、电子和计算机相关七个专业近四百号学生,讲了一堂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饭堂内超过一半的学生要么学过,要么正在学。但曲卓讲的内容,与教科书有很大的不同。

知识面更宽,侧重于技术和需求,对产品迭代的推动力……

从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搞出了一台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时的ENlAC开始,一直到DEC公司的PDP-8。

按照时间脉络,将计算机从出现到发展的三十年间,所有硬件、软件、技术,以及推动发展的高校、实验室、公司和人捋顺了一遍。

并在讲到阿兰·麦席森·图灵时,特别提了一下50年发表的《计算机器与智能》。并根据书上的内容,基于时下的技术趋势,浅浅的引申了对下一代计算机的构想……

一堂课上了整整两个多小时,随即进入学生们酝酿已久,或者说预谋已久的提问环节。

问题五花八门,开场第一个就是费马大定理。

曲卓让那货去数研所问陈研究员去,引得一阵哄笑……

后面的问题就相对正常了,有问摩尔定律的,又问芯片设计的,又问程序开发的……

回答了十来个问题,有人问: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曲卓回答:科学层面看,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经得起考验的证据证明,外星人是存在的。但他不科学且不负责的认为,一定有。

然后,话题就开始飘了。

东扯西扯,一直扯到毛子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提出的三级文明划分法。

曲卓跳过了卡尔达舍夫之后,出现五级划分和七级划分,直接甩出了一到十级文明的猜想,并对每一级文明都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最后,还恬不知耻的剽窃了电工刘的黑暗森林法则……

快五点时,食堂工作人员开始放饭了,大家才意犹未尽的散场。

不少学生被侃懵了,在热烈的讨论中走出挺远才醒过神……不在食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