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9月28日,哈尔科夫州执行委员会办公大楼。
待在办公大楼6层办公室内的乌克兰书记员科西奥尔面露不满之色的看着手上的这份征粮报告。
这份征粮报告是整个乌克兰9月份的征粮情况,但是通过科西奥尔的表情就可以知道这征粮工作的进展令其非常的不满意。
“谢列夫,你们征粮部门给我提交的报告是开玩笑的吗?我们今年的秋收的粮食怎么这么少?”
“你知道今年上面给我们定下了多少粮食吗?”
“上面给了我们一个标准,要求我们在秋季收缴上来440万吨的粮食,而你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收缴上来289万吨的粮食!”
“你要知道这些粮食不仅仅要供养城市内的居民,还要出口换取外汇来支持我们的工业计划!”
“我真是不知道你们怎么如此的不给力,是不是那些乌克兰的富农又在闹事了?”
“该死的,他们要是不缴纳粮食,那就送他们进到劳改营里吃子弹!”
暴怒的科西奥尔严厉的批评着自己的手下谢列夫。
作为乌克兰粮食委员会的负责人,谢列夫也是有苦说不出。
之前风调雨顺的时候,整个乌克兰地区一年可以产出大概1800万吨的粮食,而今年入春遇到了倒春寒,夏季又遇到了高温干旱。
整个乌克兰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度锐减,并且因为集体农庄的强力推行和打击富农的措施,导致了1831年秋季粮食产量大幅度锐减。
他们乌克兰粮食委员会估计今年一整年的粮食收成不足1000万吨,而上面要求他们收缴440万吨的粮食。
收缴上来的粮食还得是那种细粮,而不是粗粮,因为粗粮是没办法出口的,洋人根本不吃。
所以这440万吨细粮的征收标准几乎要把所有乌克兰农民的口粮都给揣到上面的口袋中,那些农民誓死也不会把所有的粮食交出来。
现在有些干旱严重的地区已经饿死了不少人,有些集体农庄的农民直接打死生产队的书记员逃荒。
特别是哈尔科夫的西北地区,简直是十室九空,他们征粮队能够想办法弄来289万吨的粮食已经是用尽了各种手段。
单单是在征粮过程中处死的乌克兰农民人数都达到了惊人的1.3万人。
可即使是这样,440万吨的额度依旧无法满足上面的需求。
“科西奥尔同志,我们粮食委员会也是有难处,今年的粮食收成太差了,下面都已经饿死了那么多人。”
“在苏梅州的工作队给我汇报,整个苏梅州已经开始闹饥荒了,整个州46万人已经饿死了12.8万人,集体农庄已经无法运转,到处都是逃难的农民。”
“您能不能给莫斯科发一封电报,告诉鞋匠委员我们乌克兰地区的困难!”
“这440万吨粮食的征收标准是丰收之年的,而不是饥荒之年的,我们289万吨粮食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如果继续的征粮,恐怕整个乌克兰都会变成人间地狱,我们在1828年到1831年间已经处理了37.4万户富农,现在已经没有富农的财产可以收缴了!”
“剩下的那些贫农你不能指望着他们给你粮食,他们只有烂命一条!”
谢列夫面露苦涩的央求着科西奥尔给上面发一封电报说说他们乌克兰地区的困难,总不能为了粮食换外汇而把几千万的乌克兰人都给饿死吧?
不过谢列夫这个本土的乌克兰官员还是低估了来自莫斯科的科西奥尔,这位出生于波兰的书记员可是鞋匠的好手下。
科西奥尔当然不会为了几千万乌克兰人而放弃自己的仕途,哪怕是饿死全部乌克兰人,他也要完成今年的征粮目标,要是完不成他就完蛋了。
“谢列夫同志,你的思想觉悟恐怕有些低啊!”
“莫非你就是潜在我们内部的民族主义者?”
科西奥尔用他那蛇蝎般的目光扫视着战战兢兢的谢列夫,很显然后者给乌克兰农民求情的话让他很不满意。
他觉得是时候得敲打一下这个擅作主张的手下,让他知道一下什么叫做大格局?什么叫做奉献精神!
“不不不!科西奥尔同志,你误解了我的意思!”
“我只是向您阐述我们遇到的困难,并不是想为那些农民求情,我也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们藏匿了粮食!”
“这些农民一定都是白卫军的后代,他们依然想要跟我们抗争,请您再给我们征粮队一次机会,我会想办法筹集到这些粮食的!”
被吓到的谢列夫颤颤巍巍的解释了他刚才那么说的原因。
作为一名沙俄高级官员,谢列夫可太明白要是自己忤逆上面的意思后,自己的后果有多么的凄惨。
如果为了心中的那一丝良知,那么他的妻子儿女以及老父亲都得被送到乌拉尔地区的劳改营,甚至被送到北极圈内挖矿。
“谢列夫,看来你还没有被那些危险的思想所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