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车中传道!
“道,是每个人心里的追求。”
马车中的谈话还在继续。
宋好问抬手指了指张牧的心:“道在天地间,要你自己去寻;道也在你心中,要你自己去悟。”
“有一天你找到自己的道,你就明白,那是你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理由。”
见张牧陷入沉思,宋好问顿了顿,语气更加温和。
“二十多年前,儒家有位前辈,名为安倚天,融百家经义之长,堪称一代儒宗。”
“非要投身官场,作一名亲民官。”
“他说,天下若大道,百姓如牛马。大道泥泞,牛马陷蹄。”
“他说,此生之道,愿俯尸铺路,为后来人做一条康庄大道。”
“他放弃儒宗之尊,求取六七品官身,做了一任又一任的亲民官。”
“整整二十年,他将这二十年所见所闻,所失所得,写就了一篇堪称救国良药的奏折,名为《泥国论!”
“痛陈朝廷施政十大错,十大失,直言四海穷困,天禄永终,若不改变,大运终究是个折纸朝廷,泥捏王朝。”
“但先帝暴戾,无人敢接这篇奏折。”
“安倚天便趁先帝千秋大节时,抬棺上奏,结果引来了雷霆众怒。”
“一代儒宗,数十载学问化身,最终腰斩弃市。”
“听完你是不是觉得他很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张牧看着宋好问,先是摇了摇头,最后又点了点头。
宋好问轻叹了一声。
“你不知道,安前辈上的这篇奏折,不是给先帝看的,而是给天下人看的!”
“他用自己这一生的名声,性命,来让天下注意到这篇《泥国论。”
“他若活着,《泥国论就会一直被压;他若因此而死,《泥国论才会传扬天下!”
“若无帝王怒,怎有补天书!”
“他要传道的,不是帝王,而是我们这些后来人。”
“当今首辅张太岳施行变法,便是以《泥国论为总纲。”
“你说,他还蠢吗?”
张牧看着宋好问:“先生,你也是这位安倚天的追随者?”
“能为天下苍生铺就康庄大道,何其幸哉。”宋好问笑道,“有人在我眼皮子底下害民,那我就把他揪出来。”
“多么简单的事。”
“和害民之人是谁,又有多大的势力有什么关系?”
“我虽然留了后手,但我也不能坐等好事发生。”
“所以,还是那句话。”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张牧认真地想了想,随后端端正正地跪了下来,朝着宋好问行了一个弟子礼。
宋好问对他所说的话,是比学问、经义更重要的,传道!
宋好问在用自己的选择和安倚天的故事告诉张牧,何为道!
虽然此时此刻张牧不知道自己的道是什么,但是一个为之需奋不顾身的轮廓却在张牧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或许有一天,张牧找到了自己的道,他便也有了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决心。
心安理得受了张牧一礼的宋好问抬起手,亲昵地在张牧的额头上点了点,说道:“起来吧。”
“你既然知晓了此事的真相,那老夫想拜托你一件事。”张牧点点头:“先生请吩咐。”
宋好问从手上取下一枚铜戒指,交给张牧:“这是张太岳门下的身份印记。”
“若是我遭遇不幸,请你前往兰陵城紫湖山庄,凭此印记约见一位叫明境清的老先生。”
“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都与他说一遍。”
张牧伸手接过那枚铜戒指,郑重地点点头。
宋好问见状,脸上正浮现笑意,张牧却突然脸色一变,猛然扑倒宋好问。
下一刻,一支利箭直接射进了马车,将整个车厢射了个对穿!
紧接着笃笃声连绵不绝,眨眼间无数箭矢射穿了马车的车壁!
直到此时,马车外才传来一声怒吼——
“敌袭!”
“守卫!”
……
潜渊山,潜渊武寨,后山。
林惊龙望着满山秋意,那落叶挂在树上欲落未落,轻轻叹了一口气。
秋风起。
想儿砸的风终于吹到了潜渊山。
“牧哥儿离开下山已经两个月了吧……”林惊龙问道。
“三天!”十三娘白了林惊龙一眼。
“啊?才三天吗?”林惊龙惊讶道,“我怎么感觉我中间还闭了个关呢?”
十三娘嗔怪道:“既然舍不得,当初何必赶他下山!”
“我那是赶吗?”林惊龙皱眉道,“那是给他男人的选择!”
“大丈夫立世,就当遵从本心,恩义可还,仇怨可报,唯有这心意,需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十三娘:“那你哭什么!”
“我不是担心他不回……你说什么?谁哭了?”林惊龙内息一转,将眼角的眼泪蒸发,说道,“我只是运功不当,让体内玉液从眼中渗出而已!”
“等你到了我这个层次,就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