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在古代当县令的日子> 第一百零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三章(1 / 2)

第103章第一百零三章

不管说千言道万语,看着州府中安静躺着的两具尸体,许行知终究还是沉默了。

他们原本就已经在如此艰难的活着了。

宋言还没有看着阿姐出嫁,老爷子一把年纪了,却要面临着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和孙子死亡带来的双重打击。

他甚至不能就这么随他们去,因为除了待嫁的孙女之外,还有一个更小的,没有什么生存能力的小孙儿。

对于这个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来说,两个青壮劳动力的意外死亡,带来的不仅是亲人过世的切肤之痛,更重要的是,家里剩余的老弱病残,到底该如何活下去。

许行知是有些痛恨自己的,恨这个世界的艰难险阻,他知道四柳州这些世家不是什么好东西,想的是谋而后动,积蓄力量,驱狼吞虎,最后再一网打尽。这条路没有错,只是太慢了,慢到真正看见两条鲜活的生命死在面前,他却无能为力,甚至找不到动手的真凶在哪里。许行知收好箭矢和那种微量的乳白色液体,命人把尸体送回了宋家。他没有出面,也没有隐瞒,书白非常客观、完整的事情说的非常清楚,最后也只能出一份绵薄之力,备好棺材和纸钱,让他们体面些下葬。“老太爷八十多岁人了,这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差点没挺过来。“书白恭敬道:“那位叫宋添的小公子反倒是最先扛起事来的,把一切都布置的井井有条。”当初去他家中,躲在暗处的角落里默然不语的小孩,就是宋添,今年只有九岁。

许行知问道:“老爷子现在怎么样了?”

“刚知道的时候有些承受不住,不过按照少爷您吩咐的,把林大夫带过去了,缓了两天就好些了。"书白道:“不过终究是年岁大了,经不起折腾。”“林大夫说,没有受刺激一命鸣呼已经很好了,老爷子已经心存死志,要不是家中小孙儿还小,可能真的就这么去了。”“他知道自己要是真死了,仅留宋添一个九岁稚童,可能连现在的房子都守不住,衣食住行哪个不要钱,只能咬牙硬熬下来。”许行知皱了皱眉,似是想到什么:“他又重新回盐矿了?”“对。“书白点头应是:“家里没有收入来源,老爷子煮了一辈子的盐,现在想的就是继续回盐矿做活好好攒钱,等宋添长大,他也就能安心的死去了。”“他都八十多岁了!"许行知揉了揉眉头:“你去离那边近些的地方,盘一家店下来,找个机缘际遇,把老爷子招过来看店。”“至于宋添,如果想学些什么,就送去做学徒吧,或者也招来店里当个伙计也好。”

“是。“书白应后,又想起了一件事,犹豫道:“不过宋家大姑娘的亲事好像告吹了,她和未婚夫家谈了谈,说就算嫁过去,以她家里现在的情况,也不可能置其于不顾。”

“听说商议过后最后还是退婚了,这几日都泡在盐矿制盐,短期内碍于老爷子和她父亲的面没人动她,但时间长了,保不准有些泼皮无赖。”“此事之后,宋姑娘肯定更不好说亲了,但她最多也只能在家里待上一年,再不出嫁就得出高额的税赋了,普通百姓家哪里承担的起。”许行知微微沉默,脸上露出一抹苦笑:“按照他们家里人的意愿,能帮尽量多帮上些。”

“不过事情也需要讲的清楚明白些,别无缘无故的,忙帮了最后还结了怨。”

“这个肯定的。"书白客观道:“不过说实话,家里遭了大变,多多少少会有些迁怒,不过总体还是明事理的,知道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黄家。”“那小孩心思挺深的,不过老爷子还在,压的住。”四柳州处于边域,和外族接壤,是有军队驻扎守边的,他们与外族和世家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对抗状态,活动区域也是在边域外围。这些军队,平日里除去打仗,还会自己耕田以供吃食,不过主要的粮草来源还是圣上及四柳州送予,约莫七三开。

沈允当初家中遭难,她从京城一路流放到四柳州,从一个女流之辈杀出一条生路,成为人人称道的允娘子,身上绝对是有一股狠劲在的。只不过市井流言中,人们更艳羡她背后的靠山,更多传的都是些肮脏龌龊之事,信誓旦旦的说些靠睡上位的桃色之话,仿佛自己亲眼看见一般。许行知倒是从州府中听到了些不一样的声音,衙役们也没有想过隐瞒,只是说的比较笼统:“当初她刚到四柳州时,还没人知道她和韩将军之间的纠葛,所以受的苦不少。”

“仅仅只是一个月,她就凭借着自己的手段归拢了一部分人,和当初她的上头谈条件,具体发生了什么不知,只是当初动静闹得还挺大,靠着阳谋重创了她老大的死对头,成了营地老大智囊团的一员,话语权不是一般的高。”“后来听说遭绑架了,跑回来之后,带着人把绑她的七个人全部给杀了,人头在营地挂了七天,在这之后,就没什么人敢惹她了,只是在背后传些小话,甚至还有绑架的那三日,绑匪和她的风流韵事,黑寡妇的名号也是后面叫起来的。”

许行知想着从各处听来的繁杂消息,坐在茶楼的包厢里,听着说书先生讲着江湖风云,慢慢的磕着瓜子。

他没想到,沈允会在此刻约他出来,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茶楼。她依旧身着男装,高高的扎了一个马尾,露出小巧白皙的脸蛋,显得格外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