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萧墨踏入房间的那一刻,几个年轻人听到动静,纷纷抬起头来,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他身上。
其中一名青年的眼神忽然亮了起来,紧接着,这名青年有些急切地开口问道:“你……你是萧墨吗?”
萧墨闻言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之色,反问道:“你认识我?”
那青年见萧墨回应自己,显得异常激动,他迅速站起身来,快步跑到萧墨面前,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兴奋地说道:“哎呀!我可算是见到活着的萧墨啦!”
随着这名青年的举动,其他几个人也纷纷跟着站起身来,异口同声地喊道:“墨哥好!”
“墨哥,能不能麻烦您给我签个名啊?”
一时之间,屋子里变得有些嘈杂喧闹起来,各种请求和呼喊此起彼伏。
然而,就在这片混乱之中,一声低沉有力的咳嗽声响彻整个房间。刹那间,所有的声音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戛然而止,整个室内瞬间陷入一片寂静。
萧墨闻声抬起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大约六十岁上下、头发略显凌乱的老头正慢慢地朝这边走来。
当老头的目光与萧墨相遇时,他的身体明显地停顿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稍作迟疑之后,老头才回过神来,走到近前,并开口询问道:“是准备要来这里录歌的吗?”
此时,刚才那个率先跟萧墨打招呼的青年笑着回答说:“谷老,这位便是萧墨啦,您前几天不是还对他所创作的歌曲赞不绝口嘛!”
谷老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回过神来,目光落在面前萧墨身上,缓缓开口道:“原来你就是萧墨啊,安歌那小丫头之前给我打过电话,说是你今天要过来录歌呢。”
萧墨倒也干脆利落,毫不拖沓,只见他伸手从背包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伴奏以及编曲。
刹那间,周围的人们如同嗅到花蜜的蜜蜂一般,迅速聚拢到屏幕跟前。
众人的目光紧紧盯着眼前那四张完整的歌谱——《三月的小雨》、《大海》、《凡人歌》还有《菊花台》。他们一边仔细观瞧,嘴里一边不停地发出啧啧称赞之声。
大约过去了半个小时左右,这群人才意犹未尽地将视线从屏幕上移开。
这时,谷老伸出手指,指向其中的《菊花台》那首歌,面带疑惑地向萧墨询问道:“这首曲子可真是别具一格啊,其风格甚是新颖独特,以往从未见过。初看起来有点像是古风,但细细品味却又与传统古风有所不同。”
面对谷老的疑问,萧墨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耐心地解释起来:“谷老您说得没错,这的确是一种全新的曲风,可以算作我的一次大胆尝试吧!不过呢,如果您听过我在直播间演唱过的那首《青花瓷》,就会发现它们其实属于同一种曲风。”
谷老一听来了兴致,连忙追问道:“那首《青花瓷》现在已经全部完成了吗?”
萧墨轻轻地摇了摇头,嘴角依旧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回答道:“目前还没有完成呢,还需要精心打磨一番才行。”
其实并不是萧墨这时候不愿意将《青花瓷》公之于众,实在是因为这首歌堪称国风音乐的巅峰之作。如此佳作,自然需要等待一个最为恰当的时机来发布,方能展现其真正的魅力与价值。
谷老闻听此言,不禁露出理解的笑容,点头说道:“那好,咱们就先录制这几首吧。不过啊,我可是对你这首《菊花台》充满了好奇,真想赶快听听看究竟如何。”说完,他满怀期待地看向萧墨。
一旁的乐手们也迅速进入状态,开始全神贯注地熟悉起伴奏的曲谱来。他们个个神情专注,手指不时轻拨琴弦或敲击乐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与此同时,萧墨也在积极地做着各项准备工作,调整呼吸、放松身心,力求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录音之中。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之后,谷老抬头望向萧墨,询问道:“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只见萧墨微微颔首,表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以随时开始录音。
然后走进吸音室。站在吸音室中间,带上耳机,对着玻璃外的谷老比了个OK的手势。
音乐响起,萧墨的歌声随之而起。他的嗓音完美地契合着每一个音符,情感也融入其中。第一首《三月的小雨》仿佛将众人带入了淅淅沥沥的春雨场景中。一曲终了,谷老带头鼓掌,眼里满是惊喜。
接着是《大海》,萧墨唱出那种深沉的思念和无尽的广阔感,犹如海浪一波一波冲击着人心。录制期间,外面的乐手们都沉浸在他的歌声里。
随后是《凡人歌》,萧墨唱出了平凡人的喜怒哀乐,每个歌词都像是生活中的写照。
最后到了《菊花台》,萧墨的歌声响起。
“你 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夜 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的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