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抗战: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92.第92章 阎老西:云飞,可有良策?(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2.第92章 阎老西:云飞,可有良策?(求订阅)(2 / 3)

的忻口前线。

几公里的战场宽度,就只有三四百号人的轻步兵。

要知道。

原本这样的防御阵地则是一整个独立旅驻防。

至于这些部队其他的战士。

牺牲的牺牲,负伤的负伤。

已然已经无法承担一线防御的重任。

一旦日军支援部队抵达。

集结兵力,攻其一点,便极大可能突破防线。

这个时间点。

一线作战部队的兵员补充主要是来自后方未经调动的师、亦或者是各省保安团拨补。

而因为运力不足、淞沪大战等客观、主观方面的原因。山西地区各部队的补充兵员迟迟未到。

即便阎老西已经舍弃了家底子,支援前线各部队。

对于整个山西大局而言,依旧是杯水车薪。

卫立煌将军在战术上的胜利。

无法挽救阎老西战略上的颓势。

日军攻取山西,是国力、军力、民力整体的对拼!

民国差日本实在是太多了。

“渝发,参谋部可有良策?”

谢明在这个时候,没有犹豫,当即出声问道:“阎长官,太原兵工厂的疏散工作进行的如何了?”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民国建立以来,经过阎老西20多年的苦心经营。

太原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钢铁、煤炭、机械、电力、化学、建材、纺织、造纸、卷烟、火柴、皮革、面粉等轻重工业以及军火工业在内的多种门类、多种行业的近代工业体系。

其中的太原兵工厂,现如今规模已经达到了两万三千余人。

4000多部机器及专用设备。

能够生产轻重炮、迫击炮、步枪、机枪、冲锋枪以及数量巨大的各种炮弹、子弹的系统而又配套的军火企业。

民国史上。

太原兵工厂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与全国最大的汉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不相上下,可成三足鼎立之势。

早在原平之战打响之时,阎老西便已经着手开始了准备工作。

但,设备实在是太多了。

为了避免遭到日机的轰炸,运输工作只能够在夜晚进行。

效率进一步的下降。

“目前疏散工作仅完成不到十分之一,至少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将大部分的设备和机械拆走。”

全撤走,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但能够撤走大部分的设备、便可为二战区,为晋绥军留下真正的家底子。

只是,这一个月的时间,又该怎么坚持下去呢?

谢明眉头微皱,尚未想出对策。

侍卫推门而入,快步走到了阎老西的身旁:“朱参谋长到了..”

阎老西仿佛一瞬间来了精神一般:“快请!”

朱绶光。

二战区总参谋长,晋绥军第一智囊。

两人是老同学,都曾是铁血丈夫团的成员。

这个组织的组织者,便是朱绶光。

此时曾两次赴日留学,学习先进的战术理论体系。

在国内,其对于军事学的研究,也算是翘楚。

也是谢明的顶头上司。

此前曾在一线前沿替阎老西指挥晋北大战,平型关等大型战役。

但因为平型关战役溃败、前沿指挥部匆忙后撤的原因。

两人失去了联系。

后面的忻口作战计划。

便是出自参谋处长楚溪春之手,而非朱绶光。

为了躲避伪蒙骑兵的追击。

这位身居高位二战区总参谋长,藏身于村妇家中,得以存活下来。

阎老西派人足足找了半个月,终于在两天前联系上了。

两人深情相拥,在一起说着一些肉麻的寒暄。

在和总参谋长朱绶光照面问好之后。

谢明告退。

阎老西迫切的寻求能够改变战局的机会,第一时间为朱绶光介绍起了目前的局势。

虽然在路上的时候,朱绶光便已经有所耳闻。

但也没想到局势竟然恶劣到了如此地步。

见朱绶光默不作声。

阎老西也不催促,只是静静的陪在一旁。

良久之后,朱绶光叹了口气:“百川兄,我建议立即拟定太原城防计划。”

阎老西一怔,随后点了点头:“那就请兰荪兄拟定太原城防计划,以及军政部门的撤离计划。”

待朱绶光走后。

阎老西迈步来到了电话前。

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拿起了电话。

“接358旅指挥部!”

片刻后,楚云飞声音自话筒里面传来:“我是楚云飞。”

“云飞,是我,阎锡山。”

阎老西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电话那边的楚云飞此时也是颇为惊讶:“阎长官,云飞听候指示!”

“我且问你,娘子关一线是否能再坚守一月?”

楚云飞沉默了,坚守一个月?

太原方向的补给火车一辆接着一辆。

上面满载的,不仅仅是弹药、物资、军械、火炮。

更是阎老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