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第126章 好言相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好言相劝(1 / 2)

“三弟,可知沙丘之乱?”

杨行秋像是真要和曹羽闲聊,说起了先秦的事情。

曹羽想了想说。

“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即以其徒与田不礼作乱,是为沙丘之乱!”

“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

两个人在面前聊天,甲士们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也就没放在心上。

如果甲士们读过《史记》的话,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发生在公元前295年的沙丘之乱,给后世所有军事政变的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样板。

人到中年的赵武灵王禅位给幼子赵惠文王,两人到沙丘游览,分住两处宫室。长子赵章利用他的党徒和田不礼作乱,假传主父命令召见赵惠文王。

相国肥义狐疑有诈,留精兵拱卫赵王,之后去查探虚实,不久被杀。

赵章率兵与惠文王卫队交战,但宫室防卫严密久攻不下。

数日后,安平君赵成和李兑从邯郸赶到,调集四邑的军队前来平定这场变乱,最终击退赵章和田不礼,消灭了他们的党徒,安定了王室。

平定了动乱后安平君赵成和李兑害怕赵武灵王的报复,继续围困赵武灵王所在的宫室。

赵武灵王逃不出来,没有食物,就把树上的小鸟都掏来食用,过了三个月左右,在宫中饿死。

杨行秋自然不是真的闲聊,看见曹羽要在叔父的门外动武,提醒一下他。

经过杨行秋的提醒,曹羽算是弄明白了一件事。

自己的命令,在叔父门前确实不管用。

曹氏宗族名义上的领袖是曹羽不错,但真正掌权人是曹硕。

就如同牛尚要服从母亲卢老夫人的命令,曹羽也要服从曹硕,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

现在曹硕没有儿子,为了宗族利益自然会全力辅佐曹羽。

曹羽无意中挑战了叔父的权威,以曹硕多疑的性格,难免会有所防备。

还不到四十岁的曹硕将来要是有了儿子,曹羽的地位就危险了。

知道了自己差点闯下大祸的曹羽,倒吸一口凉气。

杨行秋眼见曹羽陷入沉默,自己的用意他已经明白了。

像八王之乱这样的宗室内乱,历朝历代都不少。

同室内伐,贻笑外人!自相恩残,相煎何急!

宗室内乱导致的政局不稳,往往是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没有沙丘之乱,长平之战,胜负尚未可知。

如今牛家庄正在发展阶段,可不能出现任何不稳定因素。

杨行秋看曹羽越来越紧张,决定缓和一下气氛。

“三弟,再和大哥说说长平之战可好?”

一听到经典战役,曹羽来了精神。

“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两人站在门外继续着闲聊。

屋内,贾元和曹硕开始谈论起,收益问题。

“会稽郡,麻纸一尺,值五十钱,于建康,售价八十钱。如今天下安定,价格只高不低。”

“依小人看,此纸定价,一尺一百二十钱,为宜。”

制出纸张,一百四十尺有余。

曹硕开始在心里盘算,目前的收益。

一万六千八百钱。

锦缎一匹,三千钱,白米一石,二千八百钱

也就是说,这一天的收益,相当于五又五分之三匹锦缎或六石白米。

按分成比例,自己一天就得到了三千三百六十钱。

用到的都是些没什么价值的材料,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这买卖做得!

“此事交由阁下。鄙人要事在身,恕不相送!”

曹硕挥了挥手,示意贾元可以离开了。

“小人突遭兵祸,家财散尽,官凭已失,不得离乡,亦进不得都城,况朝廷另加纸税,若无庇护,恐……”

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对贾元开展商业活动非常不利。

首先,严格的户籍审查,把大部分居民被限制在当地。

要想出门经商,就必须有官方发放的通行证。

没有通行证,就做不了生意。

而且,东晋的世家门阀控制经济运转,严重影响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为了弥补财政上的亏空,东晋政权大肆增加商税,盘剥商人。

世家门阀当然不会去经商,但是他们需要商人来满足自己的物质享受。

因此,如果能有个靠山,就能免去沉重的赋税。

听了贾元的分析,曹硕心里有了计划。

“鄙人再做考量!”

“小人告退。”

出了门,贾元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除了有些紧张外,可能的巨大利益,也让贾元有些激动。

除了文书,布告,佛道常设法会、祈禳。

他可见过,这些仪式一次就要用掉不知道多少张纸。

现在是一百二十钱,到时可远不止。

杨行秋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贾叔!”

杨行秋见到贾元,就知道曹硕为什么安排甲士看住门口。

见到两人在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