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后方嘶声呐喊的不是别人,正是朱桓本人。
中午朱桓在周泰孙韶的监督下被迫离开营地,但他并不想走,因此磨蹭到天黑找地扎营,并让亲兵留在营地吸引周泰派来的斥候注意,自己则带着朱勇偷偷潜回营地。
其实他大可不必回来,营中之事都已安排妥当,有他没他都一样,而且魏军实力强横,只要吴军大营稍微出点混乱,魏军就能抓住战机杀过江来。
从这点上来说,朱桓确实多余跑这一趟。
但朱桓不这么认为,他要在张辽过江的第一时间出现在张辽面前,向张辽表述自己的功绩。
魏军此次夺取濡须口,他朱桓才是首功,而且这个首功是他卖掉自己信誉和主公孙权才得到的,若拿不到该有的酬劳,他岂不是亏大了?
所以他必须回来,确保魏军顺利过江的同时也确保自己的功劳能够顺利到手。
朱桓半个时辰前回到营中,在亲信的帮助下潜伏起来,听到魏军进攻的动静之后才杀出。
此刻朱桓已经换上铠甲,率领亲兵带头冲锋的同时厉声吼道:“吴军兄弟们,大都督吕蒙已经撤离江东抛弃我们,咱们没必要再给他卖命了,随我降了魏王吧?”
吴军深夜遭袭本就慌乱,听到朱桓的呐喊越发混乱不知所措。
周泰却被朱桓的呐喊气的差点吐血,破口骂道:“该死的朱休穆,你竟敢背叛主公,我誓杀汝。”
说完提起宝刀就要向朱桓杀去,孙韶及时赶来抓住他的胳膊劝道:“都督,如今营中混乱,魏军又杀到眼前,内有叛贼外有强敌,不可守矣,咱还是快撤吧。”
周泰愤恨道:“难道就这么放过这个叛徒?”
孙韶继续说道:“收拾朱桓有的是机会,眼下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而不是在这里帮关羽阻击强敌,快下令吧。”
周泰早就收到了撤退的命令,因此抵抗魏军的意志并不强烈,闻言愤恨跺脚道:“可惜营中粮草了,吩咐兄弟们撤。”
随着周泰一声令下,吴军迅速转身向荆州方向撤去。
吴军撤的非常仓促,前进途中毫无阵型可言,朱桓若能抓住战机率军追去的话,就算杀不了周泰孙韶也能留下大半兵马。
但朱桓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周泰离开之后迅速抢占渡口,朝尚在江中央的魏军战船喊道:“末将朱桓恭迎魏军,不知船上是魏王麾下哪位将军?”
臧霸亲眼目睹了吴军营中的混乱,见朱桓不去追周泰反而跑到渡口邀功,顿时气不打一出来,但魏军还没踏上南岸土地,他可不敢对朱桓发脾气,只好大声回应道:“泰山臧霸见过朱将军,今夜夺取濡须口,朱将军乃是首功,我定会上奏魏王为将军请功。”
朱桓要的就是这句话,闻言越发热情的笑道:“臧将军慢点,江中水深。”
没有吴军阻击,臧霸率领水师很快靠岸,在朱桓的帮助下顺利上岸,然后同样没去追击周泰,而是耐心等待张辽过来。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首先他要守住渡口保证大军顺利过江,其次魏军目前最大的敌人是关羽不是孙权,不能把孙权得罪的太狠。
因此他并没有追究朱桓的责任,而是与朱桓站在江边闲扯,借此拖延时间。
魏军太多,直到天亮才过来三万而已,还有四分之三在江北呢。
但三万大军足以占领吴军大营,而且张辽带着贾逵也过来了。
张辽刚刚上岸便抓住朱桓的手热情说道:“朱将军,这次幸亏有你,魏王殿下若是知道将军弃暗投明,定会非常高兴。”
朱桓同样激动说道:“将军您可算是来了,将军有所不知,我江东百姓苦关羽久矣,渴望朝廷拯救之心如久旱盼甘霖,日盼夜盼这么多年,终于等到朝廷王师了,呜呜……”
“末将不才,只聚集了五千余人,其余兵马都被周泰孙韶带走了,但营中粮草还在,船坞的楼船斗舰艨艟等水师战船也还在,将军可以速速派人接收。”
张辽闻言大喜,吴军的战船比魏军强了不知多少,有这些战船在手,自己就可以纵横长江了,再不济也可以牢牢封锁住这段江面,保住大军的江北补给线。
张辽收了朱桓这么大的礼自然要投桃报李,扭头吩咐道:“贾大夫,立刻上奏魏王为朱桓将军请功,请魏王封朱桓将军为丹阳太守,平南将军。”
朱桓双眼猛的瞪大,激动拜道:“谢张将军,谢魏王殿下,末将愿为魏王殿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平南将军只是杂号将军,真不算大,但朱桓此前只是个小小的裨将军,现在升为杂号将军算是三级跳了。
他的官职如此之低倒不是孙权小气,而是孙权的官职太低,襄樊之战前孙权被朝廷承认的官职只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至于刘备为孙权表奏的车骑将军,曹操压根不认,直到襄樊之战时,曹操才迫于刘备的压力拜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
也就是说孙权长期位卑权重,导致江东官员的官职普遍偏低,基本都是偏将军,裨将军,讨越校尉等不入流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