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老远就看到自家唠叨的外婆和杨晴她妈,也就是付阿姨聊的最欢。
说到尽兴时,两人低着头,连手指头都在动。
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又身败名裂了呢?
“师傅,就在这停吧。”
李盼的老家在村里,打汽车可不好打。
只能先打车到镇上,再坐镇上的小三轮回来。
这也方便,随叫随停。
“好咧!”
师傅是一个看上去比小老头年龄还大的瘦老头。
嘴里叼着根土烟杆,吧嗒吧嗒的,说话很有味道。
“嘿!我们家盼儿呀,也是懂事了,成绩好了又能赚钱。”
“就是要说结婚嘞事,这不是还早得嘛!”
刚一下车,李盼便听到外婆不小的声音。
前半段还是在夸自己,李盼还在乐呵。
听到后半段,李盼差点刚下车就摔了个跟头。
什么玩意儿?这怎么就聊到我结婚了?
见一辆三轮车停在路边,还下了个人,几个大妈齐齐把目光使来。
嚯!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说李盼李盼就来呀!
外婆也是没想到李盼咋一声招呼不打就回来了,连忙挥手,示意她们跳过刚才的话题。
不过乖孙回来了她高兴,起身拍拍裤子:“你们慢聊啊!我就先回去了!”
外婆还是那个外婆,刚见到李盼就又开始唠叨了。
问题问不完一样。
外婆问:“啷个这么夜了回来?是要拿什么东西吗?”
李盼答:“就是突然想回来嘛,自己家什么时候都能回来。”
外婆又问:“那有没有吃饭呢?”
李盼继续答:“吃了嘞,家婆。”
外婆:“那要不要再吃点儿?屋头还有剩饭,家婆给你炒。”
李盼:“好!”
外婆:……
这一路走走问问,月色就是不太明亮的路灯。
外婆在房间里看着电视。
李盼在一旁吃着炒饭。
李盼看过外婆的厨艺水平,只是熟练,那也就是和李盼差不多。
但李盼吃着,却觉得比自己做的好吃许多。
本来已经吃过饭了的,而且是饱饱的。
但外婆炒来一大碗,李盼还是吃的津津有味,甚至还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家的感觉真好啊!
小老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但李盼十二点睡觉的时候,是没见着动静。
多半是麻将打到两三点吧。
早早地,村子里的鸟叫声便在李盼的耳边响起了。
屋檐上有几只麻雀,开春了才来的。
李盼端着瓷碗,蹲在坝子角落刷牙,外公外婆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只知道锅里有着一根玉米和鸡蛋,李盼摸着还是热乎的。
小老头精神真好,那么晚回来,还能起这么早。
到了临近中午,才见两人回来。
还没进门,就听到他们在外面说话声音。
“要拆迁了?”
李盼很快抓住了华点,咱们村要准备拆迁了。
那这是好事啊!
但见两个老人的脸色,似乎并没有多好。
“拆迁倒是会分房子,但隔壁村都拆了四年了,安置楼都还没开始建呢!”
“要再等到咱们,不知道得啥时候给房呢?”
安置房是国家政策,给是肯定会给的。
但给的快不快,那就得看当地当官的了。
至于拆迁后,还算每户一个人头五十万的补偿款。
李盼家户里有四个人,总共就有两百万。
但那之后到手里,一个人有没有五十万就不知道了。
外婆和小老头也不在乎那么多钱,倒是对这老屋子感情挺深的。
要是李盼如今没有那么大出息,他们或许还愿意。
毕竟赔偿的钱还有房子,也算是给乖孙留下未来的老婆本了。
两个老人说完,一个去了厨房,一个去洗衣服,根本舍不得闲下来。
李盼看着这个老屋子。
从记事起它就在,也不知道多少年了。
看样子,估摸着至少也有二三十年了吧,这还是李盼保守估计。
“老屋子要没了,能多住几天就住几天吧!”
李盼摇摇头,准备再回房间躺躺。
再不躺以后就没机会了。
下午的阳光正好,小老头又出去打牌了,外婆不知道,可能又去哪个大婶家里聊天去了吧。
李盼拖着竹椅,在坝子里躺着,晒着太阳。
但老天爷真是不讲理。
李盼刚有点睡意,一点雨水就打在了脸上。
李盼摸了摸脸,还不等他反应,第二滴第三滴雨水接着打来。
这好端端的晴天咱就突然下起了雨?
李盼纳闷地跑回了屋子。
不一会儿,又急急忙忙地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一边淋着雨跑出门,一边念道:“衣服!衣服还没收!”
这衣服李盼要是忘了,小老头回来指定得骂他一顿。
要是小老头打牌输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