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工作量满满,几乎没有什么空闲时间。
20个病人,秦耕每个病人都认真看了一遍,带着所有的医生,一边查房,一边讲解相关知识。
这是他的习惯。
他过去是带研究生,现在要把整个科室医生水平提高,就必须在日常诊疗过程中传授知识。
重症医学科正式排名下来了,昆医附院排第一,胡医附一院第二,301第三。
秦耕必须培养后备力量,一个科室不能总靠一个人,必须要有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才可能是常青树。
看完了病人,坐下来改医嘱,一份一份改,宋建国,刘一麦,王鑫富每人管6张固定床位,另外还有两张,则由新来的医生管。
“7床,把庆大霉素停了,用了7天了,再长就会出现肾损害。”
“9床,极化液减一半!改成750毫升。”
“1床,甘露醇可以改成Q8h了。”
“2床,把激素停了。”
“6床,嗯,不要动,还是继续这样治疗。”
“18床,也是你的?可以停监护仪了,观察两天,可以转出去了。”
“刘一麦,现在看你的。”
秦耕说。宋建国赶紧站起来,把病历搬走,上医嘱去了。
刘一麦坐在秦耕身边,开始改他的医嘱。
忙完修改医嘱,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10点钟了,秦耕赶紧起身,他要去会诊。
今上午有两个会诊,一个是肿瘤科的,一个是传染科的,其他的医生也都在忙自己的事。
等忙的差不多了,抬头看一下时间,已经是差不多12点钟了。
秦耕回到了自己的科室。
“吃饭去!”
护士长喊了一声。
她是一个很精明的中年女人,高挑,一对眼睛会说话,不同心情的人会从她眼里看到不同的信息。
有人说她严厉,有人说她温柔,有人说她智慧。
秦耕很中意这个护士长,她管理这个科室井井有条,也非常的和谐,很少有迟到的,早退的,更没有人敢随随便便的。
但是,科室的气氛并不差,该轻松的时候还是非常轻松,活跃的同志也没有太大的压力感。
到吃饭的时间了。
今天说好了,都去食堂吃。
当然是重症医学科自己的食堂。
16个正式的医生护士,6名实习医生和护士,1个卫生员,总人数23人,除了两个值班的护士和一个值班的医生,20人都到食堂吃饭。
因为今天有新鲜马鹿肉吃。
平常吃饭是分餐制,今天这样算大席,两桌,每桌10个菜。
如果被别人看到,肯定会给秦耕一个形容词:穷奢极欲!
确实吃得太好了,马鹿肉是从哀牢山抓活的才送来的,现杀的,另外还整了9个菜,荤菜占了7样。
做饭菜的阿姨一个是从事了饮食行业25年才退休的,她是主厨,秦耕看中她是因为她的红烧肉非常的正宗,做出来透明,咬一口简直是醉人。
今天,她就做了一碗红烧肉。
如果要在马鹿肉与红烧肉之间选择,秦耕会毫不犹豫选择红烧肉。
医学界,很长一段时期把肥肉看成是人类健康的死敌,但是到了21世纪,秦耕注意到,为猪油平反的文章越来越多,事实上,适量吃点猪肉对身体是有益的。
当然,都必须是适量,再好的东西也必须是适量。吃多了肥肉肯定是不好。
现在年轻,年轻人脂肪代谢很旺盛,秦耕还不担心吃多了肥肉对身体有影响。
碗里的红烧肉一下子就抢光了。
秦耕也只吃了6坨。
“带饭的没有红烧肉了!”秦耕提醒,还有3个人在病房值班。
“已经留好了!”护士长刘英大声告诉秦耕。
“今晚上,大家还在这里吃!总要把菜吃完才行啊!”
张阿姨看着大伙吃得来劲,心里很高兴,这是做菜的人的一种快乐。
今天这样的中餐已经有过很多次了,有野味,或者其他好东西的时候,秦耕他们就聚餐,有时候是中午,有时候是晚餐。
晚餐更多一些。
中餐不敢喝酒,虽然没有禁止医生护士喝酒,但酒气熏天上班,别说病人有意见,即便是自己也会尴尬,难以为情。
像今天这样的午餐,很平常,这就是重症医学科普通的日子之一。
科员们很幸福。
原先吃过很多年食堂的人就有明显的对比,现在这样的生活那才叫生活。
渐渐,秦耕他们食堂还是被别人注意到了,有的人偷偷看过他们的饭菜,羡慕的不得了!
外科的陈主任也在考虑建自己食堂的事了,但是,筹划了一下,不容易,就来找秦耕商量,要求入伙。
秦耕果断拒绝。
这不是友谊不友谊的问题,而是你们加入,会带来很多预想不到的风险,最起码人多了矛盾就会多,所以秦耕不同意。
陈主任也理解,没有坚持要加入秦耕他们队伍。
秦耕要保持重症医学科的纯洁性,这是给员工加油打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