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年代,小医生的精彩人生> 第438章 重症医学的鼻祖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8章 重症医学的鼻祖们(1 / 2)

秦耕心里很清楚,这次的成败很重要,极化液是他多年的心血,要是能得到医学大佬的承认,那么,他的成果也就修成正果了。

现在,重症医学处于创始阶段,有没有秦耕的出现,这个学科都会形成,并且在医学界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如果有了秦耕的极化液,那么,这个学科就等于是插上了翅膀。

秦耕突然意识到,我难道是为了重症医学而生吗?

秦耕有些激动。

他对唐颖教授说:“干脆,还有几个病人,我们都试试!”

一个病人有偶然性,同时观察多个病人使用极化液的效果,就更能说明问题。

这也是秦耕第一次这么谨慎,他担心刚才那个病人的疗效不佳。

唐颖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她又把两个病人纳入了实验当中,这两个病人也非常的严重,也是差不多已经放弃了。

唐颖的重症医学科,是从前年开始运作的,每年收治的病人有200多个,死亡率大于80%。

所以,很多同行都笑话唐颖,她的科室应该叫“死亡科”。

没办法,虽然是开玩笑,但唐颖很不舒服,她的目标是死亡率控制在50%之内。

但是,这个目标很难。

不但是她这个科室是这样,协和,301等医院也是一样,死亡率都在80%左右。

这也是重症医学应该独立成科的理由。

现在,秦耕手里有3个被认为必死的病人,只要秦耕能救活1个,那就说明他的极化液有效。

秦耕的极化液论文并不是教科书,它没有具体的使用说明,只有概念与理论,所以别人要使用极化液,还需要根据个人的理解。

唐颖教授试过。

有效。

但没有系统的经验,所以也有不少失败的例子。

现在秦耕亲自开医嘱,唐颖和他的学生都非常想看看结果。

明天是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很多,5所试点医院,都是大名鼎鼎的顶级医院,他们都有论文发表,所以来参加年会的人很多。

全国还有很多厉害的医院,他们都有成立重症医学科的想法,苦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有这样的学术会议,报名的相当积极。

五大医院都有论文,但唐颖最看重秦耕的极化液,因为,要把重症医学科的死亡率降低到50%以上,只有使用极化液。

极化液是希望之星。

所以她格外的重视极化液。

至于这个极化液是蒋教授的,还是孙教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效。谁的有效就用谁的。

唐教授这群人都是真正的学者,心胸很宽阔,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创建重症医学,把这个学科推向舞台!

在国外,重症医学已经独立成科了,但总体来说,还只是一些高水平医院才有条件和能力开设重症医学科,普通医院还没有这个能力。

也就是说,医院开设重症医学科,也是医疗实力的表现,这是一个高大上的学科。

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重症医学科的死亡率实在是太高了。

在国外,霍普金斯大学医院是最有名气的,他们的重症医学也是最好的,他们的死亡率也在60%左右。

所以,唐颖教授注意到秦耕的论文,就非常的感兴趣,她非常迫切极化液尽快的运用于临床。

现在就想看极化液的结果。

她很欣赏秦耕的态度,要知道,一个病人治疗失败可以是偶然,同样,一个病人的成功也可以是偶然。

秦耕主动治疗几个病人,也说明他很有自信。

药,用上去了。

现在不能太急于看结果了,借着这个机会,唐颖教授主动找秦耕讨论。

唐颖教授是医学院的老牌教授,今年已经接近60岁了,她过去一直在神经内科工作,主要是研究脑中风的,主攻方向是重度中风病人的早期治疗。

说白了,就是搞重症医学的。

附一院的神经内科,全国闻名,现在的教科书,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教科书都是他们编撰的,他们是主编单位。

唐颖教授率先提出来搞重症医学,其实是他晚年最后一次冲击医学的制高点,她一辈子先后攻克过两大难题,一是脑溢血的诊断,二是重症脑溢血的治疗。

这两大难题对她来说,并没有真正带入辉煌,因为她注意到,在西方的国际大医院里,已经使用CT了,她过去那套脑溢血诊断价值无限接近零。

她的第二个科研成果是重症脑溢血的治疗,或者说是早期治疗,是有成效的,过去死亡率在30%左右,现在的死亡率大约是7%。

这就是她赖以成名的东西。

她在重症医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也是她创办重症医学的底气。

不可否认的是,重症医学历史最久,经验最丰富的还不是附一院,而是301,他们有15张床,单独成科已经有7年的历史。

附一院成科时间才两年,唐颖呼吁成立单独的“重症医学学科”正好引起了其他几个大医院同行的共鸣,于是唐颖就成了事实上的领袖。

她当任第一届主委,说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