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时后,宋瑾之几乎是哭着交班。
“邱建国副局长的父亲,这个病人,别说治疗,连诊断都没有搞清楚,在县医院已经治了半个多月了,越治越差,现在是尿液都没有了,也就是这两天的事,送到我们医院来,说我们医院有神医,嘿嘿,你们几个,我也不指望你们,但是,你们不能有明显的漏洞,病历一定要写好。”
宋瑾之交班。
“哦,对了,中药,他们要曹国峰开了中药,你们要按时喂药。我听有人说,我们医院疗效好,就是因为曹国峰给每个病人吃了中药。你们说,可笑不?”
他说完,叹了一口气,又补充说:“你们不要随便修改医嘱。这个医嘱,是经过局里的两个领导过目认可的。懂吗?”
宋瑾之交完班,回去了,连去食堂吃饭的兴趣都没有了。
他连饿了也不记得饿的事。
他感觉很倒霉。
本来,死亡率低,对于他接手郑少文的院长之位很有帮助。但是,邱建国父亲的出现,他的前途尽毁,此刻,他真想杀人。
把一个必死的病人送过来,我宋瑾之真是倒霉啊!
秦耕接手了病人。
一看,吓一跳,这不是流行性出血热吗!
这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流行可以是爆发性,也可以是散发,但是,病情很重,几乎所有病例都可能是重症,死亡率极高。
主要表现是高热,出血,肾功能衰竭,循环衰竭,与老鼠有关,没有特效药,因为它是一种病毒性疾病。
县医院没有诊断出来,也反映了县医院水平有限,不过,也可以理解,接触过这种疾病的医生并不多。
秦耕在前世对这病司空见惯了,他手里没有一千,也有五百,抢救成功率在8成左右,算是很高了。
如果是县级医院,抢救成功率不会超过5成。
这种病就是过程难处理,它本身还是一种自限性病,但整个病程的过程有发热关,肾衰关,休克关。又称发热期、低血压期,无尿期。
“这个病人,邹晓渔,你的看法呢?诊断,我是说诊断。”秦耕希望邹晓渔放开思路。
邹晓渔笑着说:“县医院都没有诊断结论的病,我就更加不行了。”
秦耕忙摇头,说:“不能有这种想法。就是要诊断别人诊断不出的病,那才叫水平。”
邹晓渔惊奇的说:“你已经有诊断了?”
秦耕微微一笑,说:“诊断并不难。这个病人是流行性出血热。”
邹晓渔大吃一惊,说:“流行性出血热?”他只在书本上见过,临床上类似的病都没有见过。
他忙对照思考,沉默了一会,突然说:“噢,太对了,就是流行性出血热,没得走了!厉害,你真的厉害!”
秦耕微微笑了笑。
“诊断并不难,难就难在治疗上。你记得怎么治疗吗?临床上要度过三关,每一关都有难度。邹医生,你说说,它有哪三期?”
邹晓渔摇了摇头,说:“记不太清楚了。”
秦耕于是给他讲解了流行性出血热的大致症状,体征,治疗的主要原则。
接着,秦耕就开出了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
他基本上把宋瑾之的医嘱全盘否定了。
“病房里有免疫球蛋白吗?”秦耕问,这种药用得极少,医院很少情况会采购。
“有,好像是很贵。”邹晓渔对医院情况熟悉一些。
“你赶紧去药房,我这里要10支,最好是还采购一些,我估计有一波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出现,会要这种药。”秦耕脸色有些凝重。
流行性出血热可不是一般的传染病,这种传染病重点是难治,治疗过程长,最是耗医生护士的精力。
勐养医院这种规模的医院,收3、5个这样病人,就可以把医生护士累趴,把病房整崩溃。
事实上,勐养这个级别的医院不具备收治这种疾病的能力。
这种疾病,最少也要住进县级医院。
邹晓渔回来了。手里拿了一盒这样的药,交给张慧贤。
“每天两支,静脉推注,连续用5天。”秦耕既是对张慧贤说,也是对邹晓渔说,“流行性出血热没什么特效药,只有这个药有比较肯定的疗效。”
王国平来了。
“你去巡视其他病人,我和邹医生负责重病号。”
秦耕给了王国平一个最轻松的差事。他也乐意,走马观花,看一遍病人,用不了多久,四五十分钟完成任务,三天没有写病程记录的,写一个病程记录。
病程记录可以是流水账,也可以是千篇一律。
“今天随某某某查看病人,不发热,二便可,睡眠正常,精神尚可,继续按前方案治疗。”极短的几句话,也算一个病程记录。
有特殊情况的,多写一点。
现在特殊时期,病历马虎一点,可以原谅。
但是,秦耕关注的病人,病程记录复杂十倍,这倒不是因为秦耕要求高,而是危重病人的病程记录本身就复杂很多,抢救的时候,用药的时间,要精确到“分”。
邹晓渔的病历数量比王国平的少很多,但是,病历上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