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愿意支付的,恐怕更为丰厚。”
苏不易耐心听完,不紧不慢地回应,其言辞间透露出家族的神秘与尊严:“张宣道友,我苏家向来有规矩,不妄探人隐私,故不曾询问道友名讳。然我作为苏家长老,恰逢今年执掌明楼事宜,却对此等琐碎颇为厌倦。千年鹅掌菜,往昔也有交易,最少亦是六万起。在下不谙商道,不爱口舌之争,此价已是苏家历年之最,还望张道友审慎考虑。”
这一番有来有往,实则已是讨价还价的微妙艺术。
“买卖场上,哪有不讨价还价之理?八万虽好,却非铁板一块,还望苏长老再作让步。”郑长春的语气里,已隐约透出了妥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