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第332章 再回丰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2章 再回丰京(1 / 1)

周元获得掌门之位前下山回京,与获得掌门之位后下山回京,所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

之前他是少年英杰,虽潜力巨大,但也需大魏朝廷提携庇护。

此时他是清源分院掌门,虽实力不明,却能增幅大魏国运。

其实在魏军西征、儋州战起后,探查隐藏秘境之事便不再重要了。

因为一州之地所存秘境众多,远超周元尽心探秘之果。

所以大魏朝堂转移了关注重点,在防守楚国的同时欲尽快压服虞国,好夺回梦寐以求的儋州之地。

在这种局势下,大魏皇帝与储君岐王已经有一段时间未收到周元的文书了。

最近的消息还是清源掌教李思传信,言周元入观修道,多受三位传法真人看重,若尽心修道或能承接清源道观。

那时他们还感觉周元天资横溢,再过个二三十年或许能统领偃山清源观。

未曾想,他们还是太保守了,事实却是五月得知入道事、六月上旬为掌门。

当清源掌教李思传信最新变化与返京之事时,大魏皇帝很难想象李思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

是的,他不是好奇周元的天生道心有何等潜力,而是担心李思此刻是否还能保持平稳。

毕竟李思已经营偃山清源观多年,最终不仅真丹未成,还被入道仅一月的少年全面超越。

天赋无法类比、苦劳不得奖励、职权未有抚照,这未免也太过悲伤了一些。

为此大魏皇帝收到李思的传信后,立刻给予了回复。

“李公法事众多,孤又政务缠身,未能多加看望以尽后辈敬仰之心。

您若能回京当是大善之喜,我会安排家宴静待李公到来。”

“还请李公转告周元,让他携禁卫留心护送,莫在途中生出事端。”

魏皇全程不提周元,又许诺家宴相招,为的就是平衡李思之心。

最后又点了周元之名,并希望途中顺利,便是点明已知晓清源观之事,你们两人皆要平安返回。

于魏皇而言潜力无穷的周元代表大魏的未来,实力不凡的李思则是大魏立国底蕴之一。

为此两者皆不可失,更不能因秘境之人的偏爱而互相争斗。

李思自然听出了他的意思,道了声陛下安心,偃山至丰京不过三十余里今日必达。

闻言魏皇才舒心一笑,天佑大魏、明珠化星。

一旁整理军报的储君岐王见此,便知父皇心中有喜,需出言询问喜讯方可与父同喜。

“父皇因何而喜,可是儋州之战异常顺利。”

“非也,我是为大魏传承有序而喜,你素来礼贤下士、聪慧勤勉,可承担国朝之运。

然我时常忧心,多年之后你当以何新贵压制功勋旧臣,现在终于有了答案。

那些勋贵子嗣还未长成、少羽林郎还在积攒实力,但新元武魁周元已有化星之兆。”

“他有天生道心、赤心纯元、福德深厚,现已得清源道脉认可,授分院掌门之位。

假以时日必能助你统领朝堂,使我大魏兴盛延续。”

不同于千年前的普通王朝,似大魏这类武威之国,仅靠一张传位诏书可坐不稳皇位。

为此大魏自建国之初就有君王临朝的传统,即皇帝施政、储君辅政。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储君尽早有兑现许诺的权力,好获得部分青年才俊与朝臣的追随。

即便如此,魏皇还是感觉储君声望不足,需要获得更多派系的认可,方能继承更多的国力。

如此一来,周元这位代表军中新贵、百姓寒门、清源道门、怀州派系的新元武魁就很关键了。

他的政治背景使他能与各派系沟通,加之天资卓越、未来实力定然不凡,可为后继之君的公卿重臣。

储君岐王闻言,忙起身恭行大礼。

“儿臣必不负父皇所托,愿燃尽心血盛我国朝。”

特殊的国朝风骨使岐王说不出推脱之言,更说不出唯恐做不好之类的话。

那样不仅会令魏皇失望,也会令大魏宗室有变。

在大魏这样的国家中储君不能出现畏惧推脱之态,否则便是不足以托付大业,当选心坚如石者承担责任。

“你有此心便好,我欲举办家宴招待清源李公与周元,你可接妻儿一同参宴。”

“儿臣领命,这便去文华殿唤孩儿过来。”

周元还不知道李思有参加帝王家宴的待遇。

待他们在魏百将与禁军的陪同下抵达皇宫德阳殿时,才发现此宴虽小,却是大魏最贵国宴之一。

概因三位少年严肃坐、五个小童偷闲聊,帝王帝后居主位,岐王夫妇侧为辅。

周元与李思一入殿门,魏皇便迎向李思、岐王则迎向了他。

那场景犹如新旧交接,长者有余德,少君有新友。

“周将军多日未见又威武几分,我家孩儿亦知你威名,皆吵着见见你这位独身立业的少年英杰。

且与我一同入席,我为你介绍几位孩儿认识。”

“愧不敢当,多谢殿下关照使我有缘此等贵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