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舒坦日子
贾蓉闭关多日,天下太平。
家人们想念贾蓉。
“算算日子,也两个月了,差不多不到一月就该出来了。”
贾元春和老太太等人闲聊的时候,说起了贾蓉的事情。
小红在一边伺候,插嘴说:“前阵子送饭进去时问了老爷事情,老爷不让我们问,就不敢问了,现在都是放下饭就出去,拿了东西就离开。”
贾元春说:“他忙的厉害,我们也不敢打扰他,知道在家里就好了。”
史湘云好奇道:“去年怎么过的来着?我给忘了。”
贾元春笑着说:“去年你还没住下吧,不知道也不奇怪。”
今天王熙凤不在这里,或许是这阵子经常和老太太王夫人一起打下手说笑话的关系,时间久了就突然醒悟这不是原来的贾府。
于是就不过来当孝顺孙媳,而是在自家屋里躺在椅子上翘着腿当起了二奶奶。
贾元春愿意陪着老太太和王夫人,那是她自己的事情,王熙凤现在和尤家三姐妹还有秦可卿等人自己玩。
原来王熙凤总是过来,尤氏等人不好拦,也不好说话,又不好不过来。
如今王熙凤想开了,有王熙凤当带头大姐,其余几人自然乐得安逸。
尤氏不是没有心机本事,而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思想教育和自身形成的风险意识,不想当冲锋在前的那个人。
她和王熙凤,反倒是配合的很好,就算是王熙凤做了一些逾越的事情,被贾蓉调教多年的尤氏也不在意这点小事情,心胸宽大。
二姐三姐和秦可卿同样不喜欢出头,又不愿意遵守老太太那边烦人的礼教规矩,她们早就被贾蓉那种离经叛道的温柔给带坏了,和老太太那边格格不入。
但是她们自己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尤其是二姐这种特别想要当贤妻良母的人又做不出来贾蓉那种无所顾忌的事情。
所以就连不来和老太太这边问好请安,一起吃饭的事情,都需要王熙凤这种带头才可以。
王熙凤就是尤氏那边最需要的人才,最适合当她们院子管事人的女人,一过去就担任了重要位置。
最能说的王熙凤不在这里,有些场面话就只能老太太这个当家人自己来说,自己来解释了。
老太太对着贾元春解释说:“你糊涂了,她去年一年都是在你们这里过的。”
王夫人解释说:“我记得是史侯外出当大员时住进的这边,一直到现在。”
听到话题又说起了要被斩首的史家人那里,贾元春忙说道:“是我糊涂了,这日子过得真快,一眨眼就过去了快两年。”
小红说:“说来小红来到这里也两年多了,记得是年后过来的,应是比史大姑娘早了不到一年,到现在是在老爷这里待了两年半了。”
贾母点了点头,低着头叹息道:“荣国府的牌子,也被摘了两年半多了。”
小红不会说安慰人的话,记性好反应快是没错,但不代表在安慰人和转场应变能力上比得过身经百战的王熙凤。
这种事情很累人,王熙凤在发现自己根本不需要讨好这个老太太后,也越做越烦,索性及时抽身回去自己院子里管家。
她现在管家不需要老太太的支持,贾蓉支持就行了。
再说贾家那边是姐妹,尤氏院子里的也是啊!
东院的,才是宁府真正的长辈,贾元春不过去伺候就算了,还要王熙凤带东院的人天天过来请安不成?
没了王熙凤这个活宝,贾元春当家虽久,但是某些方面根本不需要奉承人,自然经验少,安慰人的话也就是那样。
好在老太太自己走出了悲伤,笑道:“如今荣府还是贾家的就行了,本儿怎么没过来?”
贾元春说:“贾本又淘气了,我罚他在屋子里写字。”
老太太又询问:“那贾术呢?”
贾元春说:“贾术和弟弟们在玩,那一大群小孩子,都进来的话又闹闹哄哄的。”
老太太笑着说:“热闹点好,我就喜欢热闹一些,小孩子不热闹一些,那才不像话呢!等下都喊来我看看。”
见老太太这么说,贾元春答应说:“好,我让厨房切点水果过来,有东西吃才能坐的住,不然进来又和猴子一样乱跑乱翻。”
老太太笑了笑,“好。”
王夫人说:“十几个孩子,我到现在都记不清楚所有名字,就知道我外孙贾本贾术贾柊、秦氏的贾朴贾机、抱琴的贾杜、还有两个女孩贾棠、贾杏,还有贾英贾巧姐。”
贾元春回答说:“尤二姐和尤三姐的孩子还小,不常过来,还有几个前几年都在奶妈照顾,也不怎么出来,鸳鸯平儿没赶上好时候,这几年总是遇到事情,等这次老爷出来就好了。”
王夫人提醒说:“你呢?你趁着年轻,也要多生几个。”
老太太也跟着说:“是啊,你们两个身子都好着呢,小孩子就是要多点才热闹,咱们家又不是养不起那些孩子。”
贾元春点了点头,“好,这个还要看老爷。”
史湘云很快悄悄出去玩了,没有加入贾家老中青三代人的日常闲聊。
林黛玉等人也陆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