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3章 射覆(1 / 2)

这四个女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说起话来比较泼辣。

说得再直白点,就是粗俗。

她们围在老者摊位前并不算命,反而就像在审视某种充满戏剧性的商品一样打量着老者,紧接着又开始问起了各种挑衅意味的问题:

“你说你什么都能算?升学?考试?事业?财运?婚姻?”

“喂,算卦有这么神吗?”

“得了吧,现在谁还信这个呀!我看还不如星座和塔罗牌看得准呢!”

老者闻言,十分恼怒。

但他显得朴实大度,只是勉强笑了笑,没跟这些孩子一般见识。

可谁知这几个女学生仍旧不依不饶,又当着好多人的面刁难起了他来:

“你要是算的这么准,干嘛不算算自己什么时候能发财呢?一把年纪了还出来摆地摊……”

“嘻嘻,这样吧,你猜猜我这口袋里装的什么,你要是能猜出来,我就给你算卦的钱!”

一个留着那种等离子烫发型像棵垂杨柳的女学生开口发话了。

并且一边说着,一边还从自己的皮裤裤兜里,掏出了一张10块钱出来。

……

这几个女学生看热闹不嫌事大,仗着年轻,说话也没个把门的。

她们所问的问题,都带着极强的戏谑和调侃味道,别说是当事人,摆地摊的老人家了,就连我这个看客,听后都觉得恨的牙痒痒。

不说别的,出门在外,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最起码得尊重,特别是你跟对面不认识的情况下。

但这几个女学生张口闭口,话里都带着刺儿,将来肯定会吃亏的。

……

……

被这几个女学生一闹,原本冷清的卦摊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这一幕,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

当然,所有人都是来看热闹的。

见围着这么多人,而且还是让他猜女孩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者多少也有点慌了神,但故作镇定的没再理会这些人,反而从地上拿起已经被茶水染成深灰色的玻璃杯,喝起了茶来。

见此情形,我也没说话,反而根据现在的时间起了一个奇门局。

既然对方想要让人猜她左侧口袋里装的什么,那不妨测测。

这种以卦猜物的游戏,叫射覆。

这种占卜游戏在古代还挺流行的,是很多易学文人茶余饭后的一个娱乐方式,并且在史书或者一些名家典籍里面就有不少的记载。

比如《汉书·东方朔传》中就记载: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

再比如唐玄宗时期的《唐六典》,这是当时一部重要的行政法典。

而在此书中,就特意提到了,唐代官方的相关机构,为了检验大家的易学水平,都会有专门的考试。

并且这种官方正规的射覆考试,所使用的数理模型都是六壬式。

至于为什么用六壬,而不用其他术数,里面有多种原因。

总之,六壬的传承与发展是诸多术数里最正统和最全面细致的。

我之前不是跟大家说过嘛,在如今的三式绝学里面,一直有“奇门无真,六壬无假”这句话。

为什么奇门无真,六壬无假?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以后再说。

至少从《唐六典》中的规定来看,说明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六壬就一直被视为正统。

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官方规定的射覆科目了。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汉书》《唐六典》等以外,在《红楼梦》的第二十六回里面,也有射覆的游戏。

感兴趣的大家不妨去看看。

……

……

当然。

除了六壬外,我国的术数浩如烟海,还有很多很多。

既然是以卦来猜物,那么不管用什么术数,只要能通过玄学手段,推测出来即可。

而眼下,我所用的,自然是自己最擅长的奇门。

————

此刻时间为:

2008年4月8日,上午十点多一点。

农历的话就是农历三月初三。

换算成干支,为:

戊子年,丙辰月,戊寅日,丁巳时。

阳遁七局。

甲寅旬,子丑空。

值符:天冲星。

值使:伤门。

具体格局如下:

巽四宫,离九宫,坤二宫。

震三宫,中五宫,兑七宫。

艮八宫,坎一宫,乾六宫。

————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射覆本身就是一种占卜游戏,大家看个乐子就好,没必要太较真。

另外。

射覆既然是占卜游戏,那么任何占卜方式都可以。

比如奇门、大小六壬、摇卦、梅花等等。

这几种,虽然在很多人眼里都有相关的鄙视链,我以前也这么认为,可说到底,这东西就像兵器一样,怎么用,用在什么人手里是最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