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成了进口品牌了。
目前能够掐住华夏工业的高精尖产品,越来越少了,人总归是要自信一点的。
这篇文章造成的热度,和跟风的视频文章越来越多。
原来国内品牌这么强吗?这种改变人心态的文章,不亚于对着几百万几千万的老百姓来了一场开颅手术。
造成的国产热,不是十几个亿就能满足的。
尤其是加上DYB的电车在里程碑上的突破和价格便宜的热度一对接。
国内市场似乎开始要变天了,洋货的热度快速下降,而国货的品牌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络绎不绝。
给想要打压汉大帮的境外投资方看傻了,不是哥们,你们这舆论变得也太快了,我刚投资风向就变了。
是不是割我韭菜呢?
不仅是黄蓝两家的投资巨亏,其他品牌也出现了问题,甚至有些品牌不惜违约打官司,也要弃掉投资,给自己戴上一个纯国货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