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 第114章 宝山回朝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宝山回朝鲜(1 / 2)

李自成坐在那简陋却不失威严的营帐之中。

营帐内的空气仿佛都因他的愤怒而变得凝重起来。

他手中紧握着威远公的招降书信。

那粗糙的手指因用力而指节泛白。

脸上的肌肉微微颤动。

眼中燃烧着不屑与愤怒的火焰。

“哼!想让我李自成投降,简直是白日做梦!”

他猛地将书信拍在案上。

那力道之大,使得案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

茶水四溅。

洇湿了那一行行墨字。

仿佛这些茶水也在替他宣泄着对这封招降信的轻蔑与鄙夷。

在给威远公的回信中。

李自成毫不示弱。

提起笔来。

笔锋犀利如刀。

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他的桀骜之气。

他洋洋洒洒地历数自己这些年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从起兵之初那缺衣少食、装备简陋的艰难困苦。

到如今麾下兵强马壮、占据一方的辉煌局面。

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难以驯服的傲气。

他嘲讽威远公不过是仰仗朝廷之势。

狐假虎威罢了。

若真论及真本事。

未必能胜得过他李自成这在刀光剑影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豪杰。

他的话语犹如一把把利刃。

似乎要将信纸划破。

仿佛这样才能表达出他内心深处对威远公的抗拒与不屑。

威远公收到回信后。

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阴沉得可怕。

他没想到李自成竟如此不识抬举。

竟敢这般针锋相对。

毫无妥协之意。

“好一个李自成,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他冷哼一声。

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

“信不信我翻手间就能让你土崩瓦解。

我本怜惜你是个人才,不想让你英年早逝,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你却如此狂妄!”

说罢。

他将回信狠狠掷入火盆之中。

看着信纸在火焰中化为灰烬。

心中已然开始谋划着如何给李自成一点颜色看看。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策略和方案。

思索着怎样利用大明的兵力和资源。

让李自成明白这天下。

还不是他一个小小草寇能够肆意妄为的地方。

威远公深知。

李自成的存在不仅仅是对朝廷权威的挑战。

更是对大明江山稳定的潜在威胁。

若不加以遏制。

日后必成大患。

而另一边。

宝山一路舟车劳顿。

历经风雨。

终于回到了朝鲜。

他的面容上带着旅途的疲惫。

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顾不上休息片刻。

他便立刻端坐于书桌前。

研墨提笔。

将自己一路上深思熟虑的想法详细地写就成一封奏书呈递给威远公。

在奏书中。

他言辞恳切地描述了朝鲜南部如今的景象:

经过战火的无情洗礼。

那片土地上人口凋零。

村庄荒芜。

大片的农田无人耕种。

杂草丛生。

许多城镇都成了断壁残垣。

残砖破瓦散落一地。

一片死寂。

仿佛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但宝山也敏锐地看到了其中潜藏的机遇。

他提出可以迁移大量大明的百姓前往朝鲜南部定居。

这些百姓不仅能够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

让那些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种出丰硕的庄稼。

还能传播大明的文化。

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与文化交融。

使朝鲜南部逐渐融入大明的文化圈。

而且。

将朝鲜南部纳入自己的势力版图。

也能够进一步扩大大明在东北亚的影响力。

从战略上对后金形成包围之势。

如同给后金套上了一层枷锁。

巩固大明的边疆防线。

威远公李云收到奏书后。

仔细研读。

脸上渐渐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他对宝山的深谋远虑和远见卓识深感钦佩。

心中暗自思忖。

宝山此举不仅有利于当下缓解大明内部的人口压力和土地矛盾。

让那些因土地贫瘠或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新的家园和希望。

从长远来看。

更是为大明的边疆稳定和开疆拓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举措就像是一颗棋子。

落在了大明边疆局势的棋盘上。

盘活了整个局面。

于是。

威远公当即批复。

同意了宝山的提议。

并迅速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他传令下去。

责令山西、陕西等人口密集且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