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第294章 鲁肃:移师城外,引而不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4章 鲁肃:移师城外,引而不发(1 / 2)

太史慈将书信仔细看罢之后,顺手就递给鲁肃。

“大都督在信中说,丹阳郡那边,已经差不多布置妥当了。”

“等到我军后援赶到之后,就准备正式跟吕布开战。”

“所以会稽郡这边,要想办法尽可能牵制黄忠和张辽所部,决不能让派兵前去支援吕布!”

“子敬以为,眼下当如何?”

当初周瑜布兵的时候,本来是属意让程普带兵前来会稽郡驻守。

但鲁肃却觉得,太史慈更有冲劲儿一些,让他带兵前来,或许能够摆脱会稽郡这边被动防御的局面。

可实际上,等到黄忠和张辽率军赶到之后才发现,敌我双方的兵力相差实在太大了!

就凭山阴城之中的两万五千军,正面对抗,根本不可能是敌军的对手!

听到太史慈问起,鲁肃沉思片刻之后。

这才开口道:“想要牵制城外敌军,如今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那就是我们带兵出城,引而不发!”

大将徐盛皱眉道:“军师,会稽郡这边的情况,本来就是敌强我弱。”

“如果我们躲在城中,还有城墙可以用作防御。”

“可若是我们带兵出城,一旦敌军来攻又当如何?”

太史慈点头道:“文向所言极是啊!现如今敌军主攻而我军主防。”

“一旦大军出城的话,万一敌军趁机横推过来,届时岂不是不得不战了?”

“这移兵出城之计,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

鲁肃沉声道:“丹阳郡方面,大都督已经答应吕布约战了,所以双方之间肯定会先行开战。只是现如今距离双方开战的日期,还有一段时间。”

“如果我们会稽郡这边没有任何动作,继续固守城中,那黄忠和张辽就能从容派兵前去丹阳郡助战。”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进行拦截,否则的话,敌军在丹阳郡之中兵力越多,大都督那边就越难取胜!”

太史慈开口道:“眼下局势,确实如此。”

“可我们想要牵制敌军,不如调派小股军士出城多方袭扰,或者是假装窥视敌军粮草军械,摆出准备袭营的架势来。”

“一下子将这么多主力大军全都派出去,恐怕不妥啊!”

鲁肃摇头道:“敌军营寨稳固,以我军的兵力,根本没办法进行突袭,所以假装袭营无用。”

“如果我们调派小股军士多方袭扰,也很容易被敌军各自击破。”

“所以为今之计,只能是主力大军出城,尽可能吸引城外敌军的目光!”

说到这里,鲁肃略一停顿之后继续道。

“至于大军出城之后,如何抵挡敌军来攻,只要我们提前准备好,自然也能有所防备!”

太史慈之所以不赞同大军出城,就是担心出城之后没了防御措施,很难挡得住敌军猛攻。

此时听到鲁肃似乎已有解决办法,立即点头道。

“所以,子敬的意思是?”

鲁肃开口道:“第一步,我们凭借城头之上的投石机和床弩为依托,利用壕沟和鹿角等物,先在城外立下营寨。”

“第二步,调动两万军出城,背靠城墙屯驻。城池之内再留下五千军,加上数千青壮一起防卫城池。”

“第三步,看敌军具体动向再见招拆招!”

吕军兵多而己方兵少,如果直接带兵出城,确实极有可能在营寨未稳的时候,遭受吕军进攻。

可鲁肃这一招,等于是借助城头之上的投石机和床弩等远程武器进行威慑,然后再提前安营扎寨。

等到城外营寨立稳之后,再调动大军出城引而不发!

只要孙军两万人可以挪到城外去,黄忠和张辽当然不敢擅动!

大将潘璋想了想开口道:“背依城池而下寨,确实能够阻挡敌军强攻。”

“可万一张辽黄忠不与我军战,却率领主力大军直接奔赴丹阳郡又当如何?如果想要阻他们,就必须要主动离营追上去。”

“到时候旷野之上开战,我军没了有利地形掩护,敌军总兵力却高达三四万人,恐怕还是很难取胜啊!”

鲁肃笑道:“文珪放心,张辽和黄忠不会率领主力大军赶赴丹阳郡的。”

“首先,三四万大军行进需要的粮草辎重极多,而山阴城到宛陵城,更不是三日五日可达。现如今丹阳郡方面开战在即,他们就算是立马动身,从时间上来推算,恐怕也很难赶得及。”

“再则,吕布此番动兵,他的最终目标还是吴郡。而丹阳郡和会稽郡,是吴郡左右双臂。吕布想要攻略吴郡,就必须要从丹阳郡和吴郡两面突破才行,否则的话,就会侧翼不稳。”

“所以综合来看,只要我军能够顺利移师城外,就能更好牵制敌军!”

鲁肃做事向来稳妥,而且他的战略眼光非常可靠。

这也是为什么孙权和周瑜,都同意让他前来会稽郡参赞的缘故。

听罢鲁肃这一番分析,太史慈反复权衡良久之后。

终于点头道:“既如此,就按照子敬这个法子去办吧!”

“事不宜迟,咱们今天就好好准备一番,明天一早开始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