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来人,把刘伯温和李善长找来。”
朱元璋吩咐道。
昨天马皇后夜晚没有再咳嗽发烧,朱元璋就放下心,跑到奉天殿拟内阁制和任期制的章程,如今雏形已经有了,还需要有人帮忙完善。
当然刘伯温之所以没死是因为几年前,曾经化名刘三见过流云。之后听过一次意见,因此小心谨慎。低调才没有如同历史一样死去。
“你一句话出来,朕堂堂一个皇上,就得忙上一整天啊。”朱元璋笑自言自语道。
过了一个时辰,李善长和刘伯温都到了。
“上位!”
“上位召我二人,有何事吩咐?”
刘伯温还算淡然,自从开国,他就努力隐藏自己。
胡惟庸的死,让他始终心有疑虑,尤其是他现在接管了左相的权柄,每天都如履薄冰。
朱元璋笑了笑:“胡惟庸去世,李卿你要接受他的公务,辛苦了。”
“为国效力,不敢称辛苦!”李善长赶紧说道。
不知怎的,他总有一种预感,今天朱元璋把他叫来,恐怕有大事发生。
果然,朱元璋说道:“大明开国十余年,事务繁杂,百废待兴,朕始终觉得这么多大事都交由宰相一人处理,过于严苛,胡卿死后,咱更是愧疚啊,他是为了国家,为了朕才累死的。”
不过朱元璋更是简单明了。
李善长担惊受怕,没有听出弦外之音,但是他却懂了朱元璋的意思。
“朕,准备撤销宰相之位,让更多的人担起担子,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噗通。
李善长一下子跪在地上:“臣年老愚钝,自知无力辅佐陛下,请乞骸骨!”
他还以为朱元璋是找个借口要对他下手。
虽然家里还有一枚免死金牌,但是真正的聪明人,谁把那东西当回事儿?朱元璋可是说杀就杀的主。
“兹事体大,陛下,这事还是您亲自做主比较好!”刘伯温拱手说道。
这趟浑水,他这个明哲保身的人可不敢掺合。
李善长看见刘伯温表态,也明白过来,赶紧附和道:“臣也觉得该由陛下圣心独裁,臣绝无二话!”
朱元璋叹了口气,李善长也就罢了,本来也没指望他能有什么好的建议,但是他是真的希望刘伯温可以别这么置身事外,能帮他多出谋划策。
“算了咱也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
“你们看看吧!”朱元璋从案上拿起草拟的内阁制文书。
李善长接过,大致扫了一眼,顿时瞠目结舌。
刘伯温见他这个样子,赶紧也拿过文书,越看眼前越是明亮:“大才!此乃大才!这内阁制还有任期制,是何人所提?”
“哈哈哈哈,刘伯温啊刘伯温,你也有被人压着的时候!”
朱元璋忽然大笑起来“这内阁任期制度,出自咱刚认的兄弟,不过是个未及冠的少年郎!”
“臣恭喜陛下得此人,以后朝堂上,要更有生机了!”李善长也赶紧拍马屁道。
然而,听了刘伯温还有李善长的话,朱元璋的脸色却古怪了起来。
“恭喜个屁啊!他可不想当官。”
“等等,陛下那个人能跟臣说说吗?”
朱元璋道。
“那个人姓高,名流云……男生女相”
这个时候刘伯温道。
“臣有事还请皇上恕罪。”
“讲。”
“流云,可是京郊外的一户庄主。”
“你知道?”
“就是他救了臣一命,我化名刘三看看下面的人,结果京郊遇见了这个人,当时因为只有我一个人,遇上强盗,就是他一个人杀了强盗,如果不是他我就是冷冰冰的尸体,但是由于臣的事情越来越多因此现在偶有时间和他聚聚。”
朱元璋道。
“你啊你,有这个人才怎么不让咱知道。”
“因为他本身就很抗拒做官,而且预言臣可能会死,所以臣隐瞒身份才知道自己可能会得病所以……”
“哎……罢了罢了。”
朱元璋道。
“对了,他还有一个稻米亩产三千斤。这个东西他还给咱三千斤。也就是一亩并且不收咱钱说是隐姓埋名可以,但是他怕改革的时候拉胯。所以特地告知一步步来。”
“这少年如此妖孽,陛下我们能否见见他。”
“可以,但是不能给咱暴露自己的身份,不然就会是闭门谢客。”
于是乎这个制度马上就被实行起来。
在相权被废这一事件面前,其他的事务都没那么重要了,朱元璋也看出来大家心不在焉,直接宣布了下朝。
“诚意伯等一等……”
“伯温,等等老夫!”
“刘首辅请留步!”
一下朝,大臣们就把刘伯温团团围住,当然,谁也不敢指责他,毕竟皇上刚施行内阁制,他们就骂刘伯温,那皇帝肯定会觉得他们在指桑骂槐。
现在,谁敢捋朱元璋的虎须?
“伯温啊,你说的那位少年英才是哪家的子弟,可否给在下引荐一下?”宋濂排众而出,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