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勤政殿。
再见张亮,只见他眼中,犹自带着意犹未尽。
也不知道昨晚,这老小子做了什么。
正当李勉猜测间,有尖尖的声音响起,“陛下到。”
众臣下拜,齐诵:“参见陛下,陛下圣安。”
“朕安,平身。宣读吧!”
李勉抬头望去,马大伴手上捏着份圣旨,黄皮裹就,朝着李勉眨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蓝田县侯李勉,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
安能听到,却不懂,李勉有些怀疑,圣旨中的人说的是自己吗。
倒是封赏听清了,被封蓝田县公,连带着杨秋儿,也被封三品诰命。
不但李勉,随行的二子,以及其它几位偏将,也被封赏,多的连升三级,少的也有金银封赏。
出征的将士,也有封赏,或勉劳役,或赏赐金银。
张亮被加封百户,变成实封七百户的国公。
要知道李道宗贵为郡王,不过才实封九百户。
“谢陛下隆恩。”众人拜谢皇恩。
“恭喜你,再进一步,就是国公了。”身旁的程咬金,碰了碰李勉胳膊,低声笑道。
李勉没有答话,在朝堂上,程咬金可以不遵纪律,反正是惯犯,但他不能。
只要做了,立马会被御史上本参他。
接下来,轮到了倭国天皇。
李二给他封了个归义王的虚名,圈养在长安。
封赏过后,李勉带着圣旨,随着朝臣一块出了宫门,不再停留,回了公主府。
把圣旨放进祠堂,李勉回到后院卧室。
卧室里,两女已经起床,正在梳妆打扮。
“夫君这么快就回来了,陛下没叫你去私下询问吗?”杨秋儿好奇道。
“没有。”李勉回答道。
“不对呀,听丽质说,陛下有很多事找你问的。”
李勉一愣,摇头道:“我不知道,反正没来找我。”
没来找我,我就当不知道,进宫是不可能进宫的,要问让他使人来唤。
这时,长乐回来了。
她今天一早就进宫,去陪她母后。
“你回来得这么早?不在皇宫多待会?”
“不了,我父皇兴致很高,一直缠着母后,我不好多待。”长乐笑道。
可李勉总觉得,长乐看他的眼神,像话里有话。
李勉心神微动,想到自己从倭国带回来的那百万两白银,算下来,应该已经入库。
李二不会就因为那个,才兴致高吧。
越想越有可能。
理解,穷惯了的人,对突然从天而降的财富,都会喜露于外。
也不知道,李二会不会像李勉曾经写过奏折,提议那样,改“金本位”为“银本位”。
没等到李二推行“银本位”,倒是另一件事,爆发了。
安南阮氏叛乱,进攻南疆。
南疆王赵佗不敌,向长安求援。
在家没待多少天,李勉便被叫到御书房,和李靖等人一起,商讨出兵安南事宜。
“你小子未卜先知,跟伯伯说说,你是怎么知道安南会反的?”程咬金凑过来,好奇问道。
李勉展颜一笑,“当然是猜的。”
“你看我信吗,你小子不说实话。”
对李勉给出的答案,程咬金当然不信。
他更愿意相信,李勉会未卜先知。
在一众朝臣看来,李勉有些神神叨叨,加上袁天罡每说起李勉,便推三阻四,话里行间不敢多说,许多人更加笃定,李勉来历很大。
远不是表面上单纯的李一儿子身份。
对此,李勉不解释不阻止,任他们去猜。
跟这次一样,对程咬金的问话,李勉随口便敷衍了过去。
至于信不信,跟他有什么关系。
爱信不信。
反正他信了。
李二瞪了说话的两人一眼,两人赶紧正襟危坐,不敢再造次。
“都说说吧,去安南平叛派谁,派多少人,你们今天要讨论个结果给朕。”
率先开口的,是身为兵部尚书,如今军方第一人的李靖,他出列道:“回陛下,安南之地,屡平屡判,若想要竟全功,得派一得力的人,斩草除根,臣推举侯君集领兵五万,征安南。”
李勉愣了愣,没想到会是侯君集。
历史上被说天生反骨的家伙,可很久没听到有人说起,更没见过了。
贞观年间的将军,许多都是杀才,而这个侯君集,堪称杀才中的杀才。
若想要镇压住安南阮氏,确实再合适不过。
另一种意义上,侯君集可以算是他师兄。
虽然李靖不认,但李勉可没和侯君集交恶过,能够平常心对待。
当下李勉出列道:“陛下,臣附议。”
李二看向李勉,道:“哦,你也觉得侯君集合适?”
“是的,以侯将军的能力,足以应付安南山地作战,这一特殊环境,征安南再合适不过。”
李二点了点头,侯君集一直跟着他南征北战,其能力他再清楚不过。细细想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