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穿越大唐,开局拜师孙思邈> 第77章 卖炭翁,长孙家被钉耻辱柱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 卖炭翁,长孙家被钉耻辱柱上(1 / 2)

高阳选夫婿的标准是自己,李勉表示不信。

那可是高阳,历史上留名的人。

李勉再自认强,也不敢做这种人的标准。

饭桌上,杨秋儿不停在给李勉夹菜,生怕他吃不饱似的。

也对,在外面,哪有家里好。

不论是吃食,还是环境,根本没可比性。

再次吃到,李勉好一顿狼吞虎咽,吃得吃不下,方才停下。

“舒服,还是家里吃得好,吃得舒心。我感觉,我又活过来了。”

吃完饭,李勉有些犯困。

他想休息了。

不过,在休息之前,有些事他须得交代下去。

“秋儿姐,这次陪我去的庄户,你一人发十贯,当作奖励。他们陪我去这一趟,都辛苦了。”

杨秋儿点了点头,“放心吧,已经安排了。”

不愧是自家秋儿姐,想我之所想,陪伴下,将养起的默契。

见事已完,李勉回了卧室。

在外奔波这么多天,若非李勉练武,多半如今已然病倒,即使如此,依旧很累,急需睡眠补充。

李勉这一睡,一直睡到月上中天方醒。

房间里,一片黑暗。

懒得起身,李勉本打算继续睡,翻来覆去,去再也睡不着。

睡不着的李勉,披上外衣,推开卧室门,出了房间。

“公子,您醒了。”一道声音突兀地出现,吓了李勉一跳。定睛望去,发现是秋菊。

“秋菊,你还没睡呀。”

“睡了,又醒了。”秋菊回道。

李勉尴尬的发出一声轻咳,如没意外,秋菊想来必是自己吵醒的。

是自己推门的动作,打扰到了睡在隔壁的秋菊。

“你去睡吧,我坐会。”

秋菊福了一福,转身朝小院外走去。

不一会儿,秋菊回来了,手上托着个托盘。

人没走近,李勉已闻到托盘上碗里散发出的食物香气。

“公子,我煲了些羹汤,吃点再睡。”

李勉摸摸肚子,发现还真有点饿。

卧室桌旁,李勉拿着汤勺,慢慢喝着羹汤。

羹汤鲜美清亮,白色的汤汁,在灯火掩映下,越加充满吸引力。

要说这吃食,在李府,藏着不少。

比如厨娘,深得李勉真传,炒得一手好菜。

曾有人出价千两每月,想请她去家里做饭,被毫不犹豫拒绝了。

自此,李府炒菜成了专属标志,名扬长安。

除厨娘外,还有三人,在厨之一道上,技艺精湛。

其中一个,就是秋菊煲的汤。

最新鲜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

秋菊很完美诠释了这点。

酒上李府精盐,去腥后,炖煮。

这样煮出的汤,白,鲜,美。

李勉往往错过饭点,饿的时候,就会让秋菊煲一锅汤,用来扛饿,也用来养身。

别外一个,则是杨秋儿,擅长炸货。

她炸出的货,外焦里嫩,鲜嫩爽滑。

李勉名下的如家酒楼,大厨就出于三人之手教出来的,被食客称为“天下第一家”。

扯远了,回到现在。

喝完汤,李勉便让秋菊去睡了。

至于李勉自己,则回到卧室,躺在床上假睐。

时间如飞般流逝,时间很快来到上午。

今天李勉要去宫中述职。

上午一早,李勉起床洗漱完,吃完早餐,便出发前往长安。

与出发不同,李勉决定骑马进长安。

马车坐多了,总想要换种工具。

而李勉选择了便捷的马。

骑着马,带着二子等六个护卫,一路烟尘,往长安狂奔。

等到了城门口,李勉却发现,路被堵了。

“二子,去打听下,看看找底出了什么事。”

二子去了,李勉则是下了马,拉着马让到墙根底下。

二子去得快,回来得也块。

走到李勉身边,介绍起被围的始末。

原来在城门口,有一老汉,牵着牛车,车上载着一车木炭,想进城卖了,换些物资吃食。

不巧的是,在城门口,意外遇见了长孙府的一名管家,用二丈绫,以物易物方式,买下一车炭。

二丈绫看起来多,实际无论是李勉,还是围观者,大家心知肚明,价值完全不对等。

一车炭,千余斤,怎么可能只值二丈绫。

长孙府那位管家,纯是有心欺负卖炭老汉。

“好一个长孙府,好一个二丈绫,不当人子。”

以前的李勉,虽看不惯长孙无忌,包括长孙冲,但至少表面上,并没有任何表示。

李勉目光一扫,定格在一家卖文房的门楣上。

眼珠一转,李勉已有计较。

让二子派人,去文具店,买下一块绢布,外加纸墨,当场在地上,纸上,泼墨书写起来。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