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地跪倒在地,慌忙解释说:
“臣不知啊,从未有人跟下臣说过,中原之地只有一年一熟啊,并非微臣不献于陛下,还请明察。”
在场所有人,纷纷陷入呆愣。
接着便是无语。
这占城国王子,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着流连于青楼楚馆。
属实废物。
李勉不信,追问说:“王子确定不知?”
“真的不知。”阮贞低下头,回答道。
李勉听完忍不住扶额。
这时,阮贞又说:“稻在我们占城,太过普通,不适合用来朝贡。我们选择贡品,多是选些珠宝香料,以为那是对宗主国大唐的尊重。”
合着,你是觉得稻种太常见,太普通,才没想到这上面。
加上不知农事,才这样的吗?
当知悉实情,李勉很想破口大骂。
乌龙,一个大大的乌龙。
听完阮贞这位占城王子的话,众人面面相觑。
“敢情你们是觉得稻种太普通啊。我真是……唉。”
“真是守着宝山而不自知,纯属暴殄天物。”
“要早些年我们能得到稻种,天下哪还会死这么多人。造成中原之地,千里饿殍,万里无鸡鸣。”
众人议论纷纷。
李二看向李勉,问道:“李勉,这稻种真能做到一年三熟?”
李勉摇头,“做不到。”
众人愕然,做不到,竟是做不到。
这无疑是在给了大家希望后,再给了一棒。
敢情是白高兴一场。
“不过,一年三熟做不到,但南方因气候原因,一年两熟还是可以做到的。”
“除南方外,北方辽水黑土地,也可以做到一年一熟,但胜在产量因为土地肥沃,产量会很高。”
众人心头一喜。
一年两熟也行啊,要知现在地里,可只能一年一熟。
两熟之下,增加一倍产量。
这还等什么,赶紧让占城送过来呀。
这可是能养活天下,活千万亿万人的神物。
与大臣们不同,李二望着李勉,若有所思。
“你刚才说的辽水,难道是指的高丽北方土地?”
李勉点点头,心想,终于想到了。
也不枉我特意点出来。
“那南方,是指的百越?”李二又问。
“回陛下,是的。尤其南诏等南方,天气比我们更炎热,能做到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
李勉说道。
李二闻听,眼中精光爆闪,寒光闪烁。
有句话叫,天予如若不受,则必遭天遣。
东北之地,南方,成了李二的目标。
在场的众大臣,脸上亦喜亦忧,互相对视。
【看来呀,这伐北之战是不可避免了。】
【不只北方,百越和南诏,也跑不了。】
【可在活万人,与穷兵黩武相比,还是活万人来得好,它值得。】
不管这些人怎么想,李勉目光看向仍跪倒在地的阮贞。
“王子,我想向你们占城国,购买稻种,多少都要,你开个价吧。”
向外拓地,那是后面的事,现在最紧要的是稻种。
阮贞连连摆手,“不用买,我马上着人回国,让人把稻种送来。”
李勉拍了拍阮贞肩膀。
暗赞他倒懂事。
“钱还是要付的,我堂堂大唐,干不出强买强要的事。”
李勉对着李二道:“陛下,如今知悉稻种,可派人,一道去往占城。”
“迎回稻种之时,也需精通农事的人,与之随行。”
“等稻种回来后,先在江南,以及北地分点试种,或行,则可推行整个大唐疆域。”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以试点进行试种,是必要流程。
李勉存着分小心思,他怕李二急功近利,生生把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生生给玩坏了。
李二帝王般精明,又岂会听不出这话外音。
瞪了李勉一眼,吩咐马大伴说:“你带着王子,去找玄龄,把刚才之事,一一向他讲明。”
“选地试种之事,着令务必要办好。”
“诺。”答应一声之后,马大伴带着阮贞,去,找房玄齿和杜如晦。
做完这些,李二温和的看向李勉和李德奖二人。
“你们做得很好,等试种结果出来,朕为你们记功。”
记功之类的话,李勉只是笑笑。
事情至此告一段落,李勉拉着李德奖,两人离开了礼部。
走在回李府的路上,李德奖终于从刚才经历中回神,“勉哥儿,你怎么知道占城有优良粮种的事?”
从始至终,李勉一直很笃定。
仿佛已经知道结果。
显得格外神异。
李德奖不傻,回过头想,瞬间发现了不对。
李勉一愣,“我是听说的。谁料,真的有传言中的粮种。”
这话,李德奖自是不信。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也不好追问。
“谢谢你,勉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