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阅本章前须知:本章独立于主线故事,时间线也不同,是一种历史推断,义父们可以当成历史故事或乐子来看都行,有不同观点欢迎在章末展开讨论,但别骂作者就行。】
公元234年
秋风瑟瑟,落叶满地,就像五丈原的烛火,已燃至最后一刻。
蜀军大营
魏延面露忧虑。
世人皆说他狂傲,但他却是最不希望诸葛亮死的人。
只有他知道,有诸葛亮在,北伐才有凝聚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丞相若是不在了……
那……
万事皆休!
忽然,诸葛亮所在的营帐帘幕被掀开,姜维从中走出。
“魏将军,丞相找您。”
姜维身上的朝气,与魏延身上的迟暮,形成了鲜明对比。
魏延连忙应声:
“来了丞相!等俺老魏啊!”
见魏延慌慌张张的跑入账内,诸葛亮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一抹和蔼与慈祥。
明明二人年纪差不多,魏延在诸葛亮面前,却总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
这或许就是真性情流露。
蜀汉有魏延、姜维这样的英才,是莫大的瑰宝。
“文长,你我二人相识,有多少年了?”
诸葛亮向魏延询问道。
魏延数了数手指,回道:
“丞相,二十六年了!”
“已经二十六年过去了吗?”
诸葛亮双眸微红,似是想起了往事。
魏延与他相识二十六年。
那他与先帝相遇,已经二十八载!
二十八载,曾经的云长、翼德、子龙,都不在了。
如今,他的生命也即将燃至尽头。
大汉未来,还有胜算吗?
似是猜到了诸葛亮在想什么,魏延对其说道:
“丞相,我会带着军队平安回到汉中。”
“饶是那司马懿再奸诈,我也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请您快点好起来。”
“大家……还在等着您带领我们,攻入长安,收复洛阳,还于旧都!”
诸葛亮惨淡一笑:
“文长,我时间不多了。”
“如今,我只有一个要求。”
“丞相,您别说一个要求了,哪怕一万个要求,我也一定答应您!”
诸葛亮点了点头,让魏延稍等片刻。
一刻钟后,风尘仆仆的杨仪,眼睛红润的走了进来。
“杨仪!你这厮……”
魏延见到杨仪,眸中止不住的愤怒。
自从马谡死后,杨仪成了北伐军的右长史。
长史,作用是参赞军机。
主将不在时,拥有临行决断权。
简而言之就是,杨仪是诸葛亮的副手,北伐军实打实的二当家。
这个位置,以前是马谡的。
问题来了,北伐军的左长史是谁?
正是魏延!
但注意,这些并不是官职,只是北伐时的职务。
魏延本身是征西大将军,南郑侯。
但自身官职除了装比以外,并无任何鸟用。
就像李严,他本身的官职甚至比诸葛亮还高一级。
但蜀汉的主线任务是北伐。
不参与北伐这个主线任务,那就只有沦为高级吉祥物的下场。
杨仪斜眼瞅了一眼魏延,冷冷笑道:
“魏文长,你这厮千万不要又提出走子午谷奇袭长安这种虚无缥缈的计策!”
“我大汉兵微将寡,每一名士兵,每一份钱粮,都要用在刀刃上。”
“距离上一次北伐已经整整三年,丞相与吾等历经数载艰辛,好不容易才凑齐足够的军费。”
“你就算说破天了,我也不可能同意让你带着我大汉儿郎去奇袭子午谷!”
说罢,杨仪狠狠瞪着魏延。
平日里,北伐军的核心军务,都是由诸葛亮、杨仪、魏延三人参议。
杨仪稳重,军需调度能力也很强,这是每一位二当家的必备要素。
魏延打仗能力极强,军事思维天马行空。
其实,当初诸葛亮差点就同意他的子午谷奇袭策略了。
但最终,在杨仪的劝说下还是不敢去赌。
万一赌输了,那可是成千上万益州儿郎的性命!
如今,见魏延和杨仪针锋相对的样子,诸葛亮不怒反笑,握着二人的手说道:
“外界都以为你们二人势同水火,谁也不理谁。”
“但只有亮知道,你们二人呀,所谓的矛盾只不过是军事方面的观点不同,有所分歧。”
“以后……亮若不在,你们二人千万别这样了!”
“万一被有心人利用这点,以你们的性子,定会陷入万劫不复!”
“吾等谨听丞相教诲!”
魏延杨仪二人异口同声的拱了拱手。
诸葛亮又拉着二人聊了许久。
至于姜维,一直站在身后旁听。
杨仪和魏延年纪也不小了。
未来,是属于姜维的!
所以,自从马谡死后,诸葛亮不遗余力培养姜维。